在线研学|文博课堂:见客擂麻旋点茶(壹)

时间: 2018年04月06日 浏览次数: 2095

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从神农尝百草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所谓“饮食饮食”以“饮”为先,我国最早的国民饮料自然是茶饮。据记载我国早期的饮茶的方式似乎与擂茶有关:即把茶叶碾成末,掺在米中煮成粥,称为米茶,或叫茗粥。

ser.jpg

三国魏张揖的《广雅》已有关于米茶的记载,时人已习于用葱、姜、桔皮等作飧(sūn)料。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一、三号墓中曾出土两千多年前的茶叶以及记载着用茶叶做成苦羹的“食谱”竹简,有专家认为这种苦羹就是用茶与米做成的茗粥。如此说来,秦汉以前人们饮食茗羹已成普通的习俗。

ertw.jpg

到了唐代,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茶叶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人们的饮茶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米茶渐趋灭迹,但茶叶中掺葱、姜、桔皮等的习俗仍存在。


sdfsa.jpg


《事林广记》中记录着擂茶的做法:“将茶芽汤浸软,同去皮炒熟芝麻擂极细,入川椒末盐酥糖饼再擂匀细,如干,旋添浸茶汤。如无糖饼,斟酌以干面代之。入锅煎熟,随意加生粟子片、松子仁、胡桃或酥油,同擂细,煎熟尤妙。如无草茶,只用末茶亦可。与芝麻同擂亦妙。”

IMG_0372.JPG

擂茶三宝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22973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