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屿孤棹图》

时间: 2020年03月09日 浏览次数: 1358

徘徊于主流画坛之外的无锡画家,在明清时期可谓英杰辈出,豪杰潜跃。明朝弘治年间的王问,不仅是画家,也是诗人。他自幼聪慧,9岁能诗文,且喜绘画。其画名大于诗名,所画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风格独特。书法笔力遒劲,自成一体,作行草及署书无师承,类北宋米芾,又似黄庭坚。王问辞官后隐居在无锡的湖山草堂,以书画自娱,《孤屿孤棹图》以五代唐代以来流行的渔隐题材为创作母题,画家采用大写意的手法,描绘了险滩旁的一叶扁舟,荡漾于茫茫大江之上。画风明显受到当时流行的“浙派”影响,挺健豪放,水墨淋漓,洋溢着文人墨客的逸趣闲情。

IMG_9515(20200730-095319).JPG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04026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