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闾城遗址全景图

时间: 2019年10月13日 浏览次数: 2003

自吴国都城从无锡迁往苏州后,无锡地区仍在勾吴国的统治下。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阖闾伐楚还,为防楚越犯境,命伍子胥在今无锡胡埭与武进雪堰桥交界的天井山麓筑阖闾城。城长约1300米,宽约800米,周长约1.5公里。四周有护城河。有东城、西城构成。东北有故城桥,桥北有“八”字形城墙相护。城内有兵器库、练兵场等。城东南有水师大本营安师桥。陆军大本营相传由胥山湾、后巷、照天湾延伸至胡埭。

当时包括无锡在内的吴越地区铸造青铜兵器技术远远领先于中原,尤其是所产青铜剑更是独领风骚。江南的气候环境与北方不同,处于水网密布的特殊地理区域,军队因而以步兵为主,而剑则是步兵最便利最实用的武器。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铸剑技术在吴越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和提高。同时由于本地的青铜原料、冶炼和铸造环境等都优于中原,故《考工记》中说:“吴越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

2007年,历时15个月的考古复查,阖闾城被确认为吴国继梅里之后、迁都姑苏之前的国都,是至今为止经科学考古勘探确立的唯一吴国都城遗址,也是长江下游发现的春秋时期最大的城址。这一发现被评为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97156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