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江南第一高手

时间: 2024年08月15日 浏览次数: 3092

说到“江南第一高手”,你首先想到哪一个?

近期,“艺术长存 湖山生色——周怀民捐赠四十周年纪念展”在锡博开展,其中一件展品给观众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1.jpg

清 沈铨 孔雀图轴无锡博物院藏

这件作品是周怀民老先生于四十年前捐赠给家乡无锡博物院,是国家二级文物。此画作者沈铨的人生经历颇有些传奇色彩。

沈铨,字衡之,号南苹,浙江湖州市德清县新市镇(一作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据载,他少时家贫,20岁左右开始从事绘画,并以此为生。

沈铨在年轻时拜师胡湄。胡湄是名门之后,善花鸟、虫鱼、人物,他在创作花鸟画时更愿意仿造宋朝时期的绘画风格,有着重色工笔特点,当时被赞誉为“仙笔”。

2.jpg

清 沈铨 孔雀图轴无锡博物院藏

沈铨除了师胡湄这位同时代的老师,更重要的是沈铨还以古人为师。《浙江省人物志》中有言:“其画远师宋代黄家画派,近承明代吕纪善绘花卉禽兽,工致精丽、赋色浓艳,极尽构梁之巧。注重写实,画风谨严工细,造型准确生动”这段话中我们不难看出沈铨师法远至五代的黄筌,近至明代的吕纪。

雍正九年(1731 年),日本国王中御门天皇庆仁听说了胡湄、沈铨师生的大名,在看过沈铨所作《百马图》后,邀请二人去日本。当时胡湄已经去世,1731年12月3日,沈铨带着弟子郑培、高钧、高乾远赴日本侨居长崎两年,直到1733年9月18日乘船归国。沈铨的到来让当时江河日下的日本画坛为之一振,在江户时代兴起了“南苹画派”,影响深远,是日本美术史中的重要一环。

沈铨能够渡日还要得益于当时中日双方的政策。清初时,政府为了稳定政局而实行海禁,而日本从丰臣秀吉时代开始,由于基督教徒的思想渗透,出台了禁止基督教的政策,直到宽永年间(1636年),长崎被指定为荷兰和中国的许可船可以入港的日本唯一窗口。同时,在1685年,清政府废除了《迁海令》,允许民众出海经商。

由于政策的限制,沈铨的活动范围仅限于长崎一地,他居住在唐领事馆,在日期间将技法传授给他的翻译熊斐。熊斐为“南苹派”的“开枝散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熊斐本名为神代彦之进,据说其是早期渡日中国人熊氏的后裔,在自己的画作中使用了原来的旧姓熊,便以中国风格记录为熊斐。沈铨归国后再次派遣自己的弟子高乾来日对熊斐的画业进行了长达3 年的教导,同时沈铨的画作仍不断地输入日本,以致当时希望能够自学和欣赏沈铨画作的人特意到访长崎,不少都成了熊斐门下的弟子。其中最为出名的有第三代南蘋派门人宋紫石、森兰斋、鹤亭、黑川龟玉、诸葛监等人,以及富有盛名的司马江汉。

除了带出这几位直系“研究生”以外,“自学”派中更有高手,就是日本写实画派“圆山四条派”的创始人圆山应举。他潜心钻研过南蘋派的绘画技巧,被称为日本的“近代绘画之祖”,后来,将“中西合璧”的圆山应举也是浮世绘艺术的先行者。

3.jpg

江户时代 圆山应举 牡丹孔雀图 京都相国寺藏

4.jpg

江户时代 圆山应举 狗子图 敦贺市立博物馆藏

由于在日本实在是太受欢迎,回国后的沈铨也声名大噪,时人有诗云:“江南高手谁第一,吴兴沈生世无匹。”

因为频频收到来自紫禁城的约稿,于是他被列为清朝宫廷画家。但沈铨并无官衔,只是临时受召作画,所以他主要还是画松鹤延年、大富大贵、事事如意等商业题材画,这种生活化的绘画艺术深受工商士人和平民阶层的欢迎,雅俗共赏,他的绘画艺术对日本艺术的影响持续至今。


参考文献:

傅玉:《沈铨绘画艺术研究》

夏英俏:《中国美术学院藏<松鹤图>之探究》

杨睿洁:《江户时代的异国趣味:日本“南蘋派”研究》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9425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