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看大展”“国宝天团”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
江、河、湖、海,
水为脉,文为魂。
江苏,在源远水脉中涤新耀目,
在浩瀚文脉中千年流芳。
器物无声,观其有魂,
物,是水韵江苏的精神承载,
也是苏韵流芳的历史见证,
从“数字”中“见物”,
让文物“活”起来。
“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 以“见物、见展、见证、见面”四大板块,展示来自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及无锡博物院的二十余件珍贵文物,本期“见物”板块来自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载千秋。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座屹立于古运河畔的时空巨轮,新唐风的独特建筑,承载着千年的运河文化,省内“网红”馆,大家为何扎堆打卡?通过本次展览的几件精品文物,我们或许能从中领略运河文化的博大精深!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清乾隆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清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清嘉庆阿克当阿款青花八吉祥纹三足炉、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莲瓣纹盘5件宝贝,均为国家二级文物。
清中期掐丝珐琅鎏金太平有象熏炉(国家二级文物)
平口、厚口沿,深弧腹,器身两侧各置一铜鎏金象鼻形耳,底承三铜鎏金象首足。炉盖高拱,作如意云头式开光,外以铜鎏金镂雕缠枝莲纹。盖顶置一铜鎏金卧象,并驼有聚宝盆,取太平有象之吉祥寓意。口沿处錾刻一圈回纹。炉身以天蓝色珐琅釉作地,单线掐丝莲纹,双线掐丝叶脉缠枝。该器釉料颜色丰富饱满,典型的宫廷陈设器、实用器,通常放置于大殿内两侧,用以焚香和装饰殿堂。
此炉用料发色与传统京造珐琅釉有明显不同,且画面布局丰富紧凑,是清代中期扬州珐琅典型器物,也是扬州地方向朝廷上贡之物,其运输应是通过大运河输送至京城。
清白玉渔家乐船形摆件(国家二级文物)
白玉质。船尾一人掌橹,船头一人蹲踞于甲板,船有蓬,蓬上趴有一犬。中部船舱上阴线刻纹饰。底座则以紫檀木镂雕波浪起伏,表现船泛于江水之中。此摆件为和田白玉,质地精良,纹饰精致,题材寓意吉祥美好,有造办处的风格,难得一件清中期珍品。
清嘉庆阿克当阿款青花八吉祥纹三足炉(国家二级文物)
鼎式炉造型,阔口,短颈,圆鼓腹,下承三象腿形足,肩部置两朝冠耳。胎质细腻,瓷质坚密,内施白釉,釉质腴润。器物外壁以青花绘饰,外口沿处有横向方形双框开光,内题“三元宫” 。腹部主体满饰缠枝八宝纹样,花卉饱满,枝叶繁密,层次宛然。香炉正面为缠枝莲托纵向长方形碑状开光,内书“嘉庆庚申年九江关监督阿克当阿供奉”铭款,开光上覆白盖,八吉祥纹自白盖始,顺时针排序依次饰宝瓶、莲花、盘长、法螺、宝伞、法轮和双鱼,高低错落,富于变化。整器画工严谨,一丝不苟,青花发色沉稳,局部纹饰以重笔点染。该炉系景德镇窑为九江关督阿克当阿供奉所特制,有明确嘉庆庚申纪年,此人在淮安关及扬州均历官职,反映了古代江苏淮安、扬州的地方管理。
清乾隆景泰款掐丝珐琅莲托八吉祥纹鱼耳炉(国家二级文物)
南宋龙泉窑青釉刻莲瓣纹盘(国家二级文物)
此外,中运博的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空间也会“搬来”展览现场。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中运博“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通过裸眼3D的技术手段,带你“一镜到底”,穿越大运河沿线8省17市,身临其境感受运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