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课堂•成长漫游|油画——表现之美(叁)
•表现主义油画的中国化体现
1985年黄山会议召开,我国著名画家陈丹青在会上发言指出,表现主义油画乍看似乎是乱画,而仔细观赏之后则能够发现其深层意蕴及社会文化内涵。至此,表现主义油画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并逐渐呈现出与中国传统绘画趋于融合的发展态势。
我国传统绘画的核心概念是“意象”二字,象是象征之意,是指从事物的内在运动机制上对其进行本质上的把握,即“以形写意”“不恋于形”“得意而忘形”,这既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核。意象反映的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上感性的形态,它所呈现的更是一种内在的生命力和精神品性,是超越了物体客观外部形态的一种自由状态,这一点与表现主义油画有所契合,也就是说,二者的描绘方式是相通的,所不同的是,我国的传统绘画所表现的多为大气、蓬勃、宏伟的心境,赏罢令人心旷神怡、开解洒脱,而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传达的多是一种悲伤痛苦的情绪,令观赏者也会产生相似的心情。
在不断的碰撞与磨合过程中,西方表现主义油画与我国传统绘画完美融合,实现了该创作风格的中国本地化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意象表现主义油画。
郑金岩 荷塘系列——《暖秋》布面油画
靳春岱 《大地•母亲》
总而言之,表现主义油画在色彩运用方面主要依托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不受所绘事物原本客观形态的约束,具有极强的主观性。创作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内心状态、精神体验和理想诉求对创作客体的色彩进行重组,营造出浓厚的情感氛围,引起观赏者的共鸣。
(图片均来源网络,权侵删)
参考文献:
[1] 王照野:《表现主义油画的色彩运用》,《文艺研究》,2021年.
[2] 刘玥.智慧者的语言: 表现主义[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 刘岩,罗丹.表现主义绘画语言[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
[4] 周佳春:《表现主义油画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发展》,《文艺研究》,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