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徐贲峰下醉吟图

时间: 2020年07月28日 浏览次数: 2892
纸本。纵64厘米,横32厘米。国家一级文物藏品。

徐贲(1335-1393),字幼文,号北郭生,原籍四川,后徙苏州。元末隐居浙江湖州之蜀山,工诗,善书画,与高启、杨基、张羽并称为“明初四子”,也有人称他们为“吴中四杰”。徐氏小楷法钟兼虞,秀整端慎,不为沓拖自恣。其草书则雄紧跌宕,出入张旭和怀素,无不淋漓快健。其绘画主宗董、巨,笔墨苍润秀逸,属元人体系。传世作品极少,仅有《秋林草亭图》(上海博物馆藏)、《快雪时晴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蜀山图》(现藏台湾)数件作品。王穉登(1535-1612)评论其“画山水林石濯濯可爱”(《吴郡丹青志》)。吴湖帆谓“赵善长、徐幼文辈笔法相类,皆从巨然,郭熙得笔,实与王叔明同一鼻孔出气,特无叔明精严奇伟耳”(《吴湖帆文稿》)。

本幅以墨笔绘清丽多姿、林木葱郁的莲花峰,在技法上主要取法董、巨,山石多用披麻皴,皴擦并用,树木枝叶钩点结合,亭台、茅舍则用线横直,且长短富于变化。笔墨秀逸蕴藉,元人气息浓郁。左上方有徐氏隶书七律诗:“莲花峰下简禅师,半醉狂吟索赋诗。榻上诸僧禅定后,水边高阁莫钟时。不堪雨柳萦春梦,且看书灯照夜棋。若羡云栖松上鹤,吾生漂泊竟何之”,款署“蜀山徐贲为易道禅师写赠”,钤“徐贲之印”朱文方印、“幼文”白文方印。该诗见于《倪云林诗集》,文献中记载的“莲花峰”有多处,此处的“莲花峰”究竟是哪一处,尚难以考证。显然,该图为徐贲赠友人“易道禅师”之作。
裱边有清秦宝瓒题识,鉴藏印有“小溓斋经眼”朱文方印、“有年”白文方印、“天台仲容”朱文方印、“洞庭马士选少白氏藏”白文长方印、“孟千”白文长方印。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00710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