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1925年锡社编辑的《血泪潮》合订本

时间: 2024年12月16日 浏览次数: 874

五卅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光荣而重要的一页,在轰轰烈烈的声援沪案运动中,锡社作为无锡后援会的核心,除早已出版的《无锡评论》外,1925年无锡锡社又发行了《血泪潮》小报。

1.png

1925年锡社编辑的《血泪潮》合订本

纸质 长27厘米,宽19.5厘米

无锡博物院藏 国家二级文物藏品

无锡博物院共收藏《血泪潮》合订本3份,3份均为国家二级文物。《血泪潮》共设有论坛、社论、谈话、实录、文艺、消息、短评等栏目,主要撰稿人有秦邦宪、安剑平、唐光明等。《血泪潮》版面新奇、内容丰富、针砭时弊,是“五卅”运动中无锡开展反帝爱国运动的珍贵文献。《血泪潮》的宗旨为:“1.宣传传沪案真相,以唤起世人舆论;2.讨论如何对付英日方法,促其反省;3.指导民众作轨内行动,坚持到底;4.鼓吹国民外交,对于其他西人表示亲善。”

2.png

《血泪潮》的独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血泪潮》刊载了国家高级领导人秦邦宪的许多文章,展现了秦邦宪青年时期的自我革命精神和革命历程。2.《血泪潮》同时也刊载了其他许多早期共产党员的文章,不仅反映了无锡籍早期共产党员积极同帝国主义开展斗争的精神风貌和爱国热情,同时也反映出整个中国的爱国青年和早期共产党员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展现他们不忘初心使命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一些主要青年撰稿人如秦邦宪、张庆孚、安剑平、安友石、徐梦影等经过五卅运动的洗礼,都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3.地方特色。《血泪潮》是五卅运动期间的无锡地方小报,属于无锡地方刊物,具有地方特色。4.影响更为深远。比同期其他刊物,《血泪潮》版面虽小,但能量巨大,影响更加深远。《血泪潮》自发行以来,迅速成为无锡“觉醒沉睡的民众;更正谬误的见解,传递灵捷的消息”的阵地和无锡声援沪案运动的舆论中心。其内容新颖,短小精悍,容量繁多,似如杂志。所刊文章笔锋犀利,观点鲜明,很受无锡群众、特别是爱国青年学生的欢迎,成为无锡人民进行反帝和革命斗争的号角。

3.jpg4.jpg

《血泪潮》作为五卅运动的宣传刊物之一,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极大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凝聚力,在复杂的反帝斗争中起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推动了沪案运动的深入发展,推动了无锡共产党组织和国民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大革命高潮的到来,推动了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无锡博物院藏革命文物图录》,无锡博物院编,凤凰出版社,2016.6。

2.《2018无锡市文博优秀论文集》,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 无锡博物院 无锡市博物馆协会编,凤凰出版社,2019.12。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3863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