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手记|《此是乡关——无锡博物院受赠近现代书画展》
无锡有着悠久而深厚的书画传统,不仅名家辈出,锡邑私人书画收藏更是蔚然成风。从20世纪80年代起,钱松喦、黄养辉、陶寿伯、徐风、杨味云家族、杨仁山家族等一批书画家与收藏世家陆续将其作品慨然赠予无锡博物院,使得无锡博物院所藏近现代书画作品蔚为大观。
从无锡博物院的藏品体系中,我看到,锡博能够有今日的收藏规模,能有如此丰富的藏品,离不开无锡书画乡贤和著姓望族的无私捐赠。
序厅
一、这里是“故乡”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的一首《黄鹤楼》,道尽了思乡、念乡的个中情结。在策划“无锡博物院受赠近现代书画展”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故乡”,因为这里是书画收藏世家的故乡,是书画家的故乡,是文物的故乡……所以,我希望展览的名称应该是:此是乡关。
二、画中的“关系”
确定展览主题内容为“无锡博物院受赠近现代书画展”之后,我一直在思考几个问题:1、如何构建展览故事线?2、如何解读书画作品之间的关系?3、如何呈现文物捐赠背后的故事?
第一,无锡人与无锡的关系
我们可以看到,本次展览中呈现的书画作品都有“无锡人”或“无锡”元素。它们是无锡籍乡贤的收藏,如杨味云家族捐赠的张大千、刘海粟、沙孟海等名家佳作;或是无锡籍书画家、曾经生活工作在无锡的书画家们的代表作,如钱松喦、陶寿伯、黄养辉、徐风的作品。
张善孖 张大千
合作 双虎图轴
第二,“无锡人”与“无锡人”的关系
在本次展览的作品中,我还看到了“无锡人”与“无锡人”的交往之密,如吴观岱所作《重修贯华阁图轴》,是其画杨氏之贯华阁;贺天健的《松菊永寿图轴》,是为杨味云八十大寿所作。
吴观岱
重修贯华阁图轴
贺天健
松菊永寿图轴
三、我们的“向往”
为表彰各位书画家、收藏家及其后人化私为公的高尚行为, 以及他们为历代书画传承做出的巨大贡献,无锡博物院将中区三层书画展厅作为捐赠书画展示馆,定期轮流展出受赠近现代书画作品,让更多的观众目睹其风采,使之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我希望通过展览,向捐赠者们致敬!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员,我们不仅要收藏好、保护好这批珍贵的书画作品,更应该利用好、展示好这批珍贵的书画作品。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策划展览的初衷,不仅是在展示书画作品,更是展示捐赠者的无私精神、崇高品德。
我们不仅要将这批受赠书画作品永久保存,流传后世;更要弘扬捐赠者们崇高的精神,将他们无私、爱国的精神世代传续。
最后,我想说,物质的保护,精神的弘扬,是我们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