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岩画――岁月无语唯石言(壹)
宁夏岩画是一种石刻文化,被称为刻在石头上的“史书”。因为制作载体是岩石,所以人们称其为“岩画”或“岩石艺术”。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方法,用石器或金属工具,在岩石上磨刻、敲凿或绘制成图画。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代,岩画就是人类创造的图画文字和符号,是人类传承文明的工具,它记载了人类基本的生存信息,也是表达自我的一种文化形式。
内蒙古阴山岩画
新疆阿勒泰哈巴河哈龙沟岩画
宁夏贺兰山岩画
嘉峪关黑山岩画
岩画用羊、牛、马、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记录了古代先民放牧、狩猎、祭祀、神话、舞蹈、生殖、征战的生活场景,这些岩画为我们研究宁夏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形象资料。结合本院《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内容,一起来了解贺兰山岩画中的人面像岩画。
在贺兰山岩画中,人面像是最有代表性的岩画之一,其为原始先民对心目中遐想的各种神灵、图腾、祖先等崇拜对象附以人面形象而创作的图像,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岩画题材。人面像岩画是岩画中比较特殊且十分重要的题材。尽管岩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70个国家150个地区都有分布,但人面像岩画仅仅出现于环太平洋地区的中国、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美国、加拿大等11个国家和地区,而其中尤以中国的人面像岩画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在世界人面像岩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在中国20个省市100 多个县(旗)发现的岩画中,贺兰山的708幅人面像岩画又以表现内容丰富,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而闻名于世。可以说,贺兰山是世界上人面像岩画分布最多的一个岩画点。
参考文献:
[1]苟爱萍:《贺兰山人面岩画的图像学研究》
[2]苟爱萍:《论“人面”岩画的起源与传播》
[3]孙晓勇:《西辽河流域人面岩画研究》
来源:开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