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微课|乘物游心——文人的书斋雅事(壹)

时间: 2021年11月19日 浏览次数: 1525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题老学庵壁》

书房,自古以来都是读书人必不可缺的生活之所,这里既是他们追求仕途的起点,也是他们寻找自我的归途。作为具有精神属性的私人空间,文人们对书房的陈设布置格外重视。如何营造一个独具匠心的读书空间,经营起一个兼具文化氛围和中式美学的书斋世界,这对宋明以后的文人来说,甚至成为比读书本身更重要的追求。

除了常见的笔墨纸砚,文房中还有种种用于辅助的器具和清供陈设。按照《中国古代文房清供鉴赏》一书中的分类,包括笔用类、墨用类、纸用类、砚用类、辅助类、陈设玩赏类等。具体细分,则包括笔筒、笔架、笔床、笔掭、笔插、笔洗、笔挂、笔船、笔屏、笔海、笔帘、镇纸、裁纸刀、墨床、墨盒、墨缸、墨屏、水盂、砚屏、砚滴、砚匣、砚床、砚山、臂搁、帖架、书灯、香熏、香炉、古琴、呈盘、拜帖匣、提梁盒、铜镜、鼻烟壶、太湖石、灵璧石等等数十种清玩。这些器具除了实用功能,更投注了文人的情感和情怀,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外化体验。在本次在线微课中,我们将选取几件无锡博物院院藏文房清玩,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大家探寻文人雅士的生活空间。

640 (1).webp (4).jpg

▲ 清《乾隆帝写字像轴》中表现的乾隆书房陈设场景(故宫博物院藏)

一、砚滴

砚滴又称水注、水滴,研墨时需要加水,砚滴便是用于贮水并向砚池内滴水的工具。

640 (1).webp (5).jpg

▲ 北宋 影青兽形瓷笔架水注(无锡博物院藏)

砚滴出现以前,人们使用宽口的盛水器——水盂来给砚池加水,但水盂难以控制水量,经常会在倾倒时将水洒出砚池。于是,聪明的古代匠人发明设计了机巧的砚滴。

640 (1).webp (6).jpg

▲ 西晋 青釉瓷水盂(无锡博物院藏)

据史料记载,砚滴最晚在西汉时期便已出现,当时被称作“书滴“多为铜制,后出现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唐代时期,始见“砚滴”之名。形状多为蟾蜍、鱼、龟、狮、象等多种造型,寓意吉祥,小巧可爱,颇受文人喜爱。

640 (1).webp (7).jpg

▲ 东晋 越窑系青釉龟形砚滴(故宫博物馆藏)

640 (1).webp (8).jpg

▲ 元 龙泉窑青瓷舟形砚滴(浙江省博物馆藏)

那么砚滴又是如何控制水量的呢?清代胡煦在《周易函书别集》中提到:“书滴,上下两孔,故可以泄水。此即坎卦上下两阴而中阳流动之义。若使塞其一孔,则一孔不泄。”砚滴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的两个孔口,一是注水口,一是控制口。使用前,把砚滴整个浸入水中,砚滴内就可以自动满水。给砚台加水时,手指按住控制口,在“虹吸原理”的作用下,手指按捺的轻重启合便能控制流出水量的多寡缓急,不致手抖倒出太多水。

除了一体式的砚滴,还有分体式砚滴。这种砚滴由瓶身和一个顶部开小孔的长管式塞组成。使用时,用手指压住小孔,将管式塞插入罐内水中,由此形成管内与管外的气压差,水被会吸入管内;然后,继续按住,将管式塞提起,管内的水并不会泻落;将其移到砚台上方,松开手指,管内水才会落下,即可就水磨墨。

640 (1).webp (9).jpg

▲ 明 铜牧童骑牛砚滴

二、笔架

笔架也是文人书房中的必备之物,也叫笔格、笔搁。笔架是供人们在书写、作画间隙构思或稍作休息时用于搁置毛笔用的,不仅能使笔尖不受磨损,也防止毛笔滚动滑落污了书画。笔架往往呈现山峰造型,凹处可置笔,也有人物和动物形的。笔架具体的产生年代已不可考,但从南朝梁吴均所作《笔格赋》中可以看出,笔架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

640 (1).webp (10).jpg

▲ 宋 山形石笔架(无锡博物院藏)

无锡博物院院藏的这件宋山形石笔架造型精巧,通体素黑,为楚石质地,看似朴拙,却不失自然巧妙。该件笔架整体为远山造型,群山中间高两边渐低,高低错落,不下数十座山头。从正面看,在层峦叠嶂的远山中,有茂盛苍翠的树木,藏着露着屋脊的亭台楼阁,群山下是涌动的流水,一艘船正从群山中驶出。笔架的背面十分细致地刻画了两层的楼阁和繁茂的树木,亭台栏杆的纹饰和树木的纹理都清晰可见。笔架正反面纹饰造型完美的合为一体,相互呼应,俨然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除了石质,笔架还有木质、瓷质、玉质等其他质地。清宫旧藏中就有不少玉质笔架,他们或作三阳开泰,或者五子登科,寓意吉祥。

640 (1).webp (11).jpg

▲ 清 青白玉三羊开泰笔架(故宫博物院藏)

640 (1).webp (12).jpg

▲ 清 青白玉五子笔架(故宫博物院藏)

©2024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3638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