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邵弥绢本设色积书岩图
时间: 2019年08月14日 浏览次数:
1328
邵弥,明末清初书画家。字僧弥,后以字为名,号瓜畴、芬陀居士,今江苏苏州人。邵氏工诗文书画,山水画主要取法倪、黄,尤以元人为师承对象,略参以宋人笔意,笔法简洁,风格秀逸,自成一格。据吴伟业的《邵山人僧弥墓志铭》知,邵弥诗文书画皆善,并喜欢收藏,斋号叫“颐堂”。他性格舒缓,和元代大画家倪瓒一样都有“洁癖”。由于这个墓志铭是在邵弥死后多年,经由吴伟业补写的,故他的生卒年实际上有多种说法,我们现在所用的邵氏生卒年,则是由古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生前所考订的。这幅《积书岩图》取材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的“河北有层山,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士罕有津逮者,因谓之积书岩”一段。此图是画家根据《水经注》的记载,加以想象而绘制的。邵弥以特写的方式,表现了山岩的雄伟与奇特。整个画面所留空间不多,近、中、远层次分明,山岩几乎铺满全幅,但山势的起伏感却被很好地表现出来,具有很强的真实感。陡直的峭壁,险峻而不见路径。石崖中的树木盘曲生长,苍翠欲滴。山岩下,碧波荡漾,活泼流利的线条表现出水的形态和奔腾的气势。人物活动在画面中部,恰是观者的视觉中心,其内容当是隐居题材。整幅画的构图严密,勾线劲挺,屋舍以界画法刻画准确、精细,山石皴擦不多,笔墨较为淡雅,勾线柔和顺畅,绵密有序,清楚地体现出邵弥山水以元人为师承对象,略参以宋人笔意,笔墨疏简秀逸的特点。钤印:“弥”朱文印、“字僧弥”朱文印、“道心之尘”白文印、“风雨楼”朱文印、“陶氏澂怀馆供养”白文长方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