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画、捐资,建美术馆、设美术奖,已故无锡籍水彩画大师程及以其杰出艺术成就助推家乡文化建设——文化名人:魅力之城的灵动名片
蠡湖公园内,绿树掩映中,一座下沉式艺术建筑,是已故无锡籍水彩画大师程及和他84幅作品永远的家。
但凡大师,都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程及亦是如此:捐画、捐资,建美术馆、设美术奖,已故无锡籍水彩画大师程及以其杰出艺术成就助推家乡文化建设。
如果说,充满诗意的江南为程及注入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那么,程及和众多无锡籍文化名人一起,则让城市在人文光辉耀泽下,灵动中充满魅力。
故乡念我,人念故乡
爱有多深,牵挂就有多深。
程及为人低调,但对故乡却爱的热烈而张扬。昨天,在无锡博物院、程及艺术研究会策划的纪念程及诞辰100周年活动座谈会上,无论官员、画家还是友人,提及与程及的生前交往,感触最深的就是他对故乡浓烈之爱。
程及艺术研究会会长韩军、原文化局局长杨德贤、旅美画家华之宁等人,在会上回忆大师及其作品回归故里的点点滴滴,叹服于大师高洁的人品与杰出的艺术成就。1972年,程及首次返乡,表示“要为故乡做点实事”,自此,这便成为程及执着一生的追求:1986年,在无锡市书画院捐资2万美元,设程及艺术基金,推出程及美术奖,致力于故乡美术人才的培养;2004年,将其一生创作的84幅精品力作捐献给无锡,并捐资50万美元,建程及美术馆等。
在大师及其作品返乡的过程中,我市历任市领导高度重视,在捐赠作品、策划展览、建馆选址中完成了一场环环紧扣的“文化接力”。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程及画展于2005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却大师生前夙愿;大师骨灰也于2009年4月叶落归根,葬于故乡青山绿水之间;程及美术馆于2009年正式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13万人次参观;程及美术奖自创立以来,至今已举办8届,无锡画家770人次参评,183人获奖。
画魂依依,力撑画派
从事绘画艺术60多年的程及,生前将全部身心托付于绚丽的水彩世界。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使程及有生之年攀上了世界水彩画艺术的高峰。其作品将西方油画、水彩画的技法与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融为一体,自成风格。大气、灵动、飘逸、细腻,成为程及水彩画的灵魂。
市文联主席雷虎、青年画家刘德龙等,在座谈会上对程及绘画风格与太湖画派作了独到细致的分析。雷群虎认为,无锡为书画之乡,古往今来名家辈出,程及便是其中一位大家。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无锡启动“太湖画派”创立工作,通过梳理太湖画派的发展脉络,服务于当代美术事业的发展,在便于当代画家学习历代艺术大师的基础上,推动无锡文化繁荣发展。
刘德龙则从加强对程及绘画理论研究的角度入手,提出程及画作与历史上众多无锡籍绘事大师的作品一样,都具有“清淡”“雅致”的共性,不妨加以研究,以此为“太湖画派”的创立提供学术上的支撑。
建馆设奖,扩大影响
在海外享有盛誉的程及,其艺术功力与知名度,在国内却没能形成正比。低调的为人,画种的限制,加之其主要作品大部分用于捐赠而缺乏在拍卖市场上炒作经历,使其在国内美术界的影响力大打折扣。
无锡如何放大本地名人效应,打好程及这张“名人牌”?昨天的座谈会上,与会者各抒己见。用好程及艺术基金、加强程及绘画理论研究、走出无锡办展、发挥程及美术馆这块阵地的作用成为当务之急。
市书画院院长汪洋认为,程及是一位水彩画大师,但国内对水彩画认识不足,“如果他迎合国人的审美标准和市场所需转攻中国画,以他的艺术造诣,准是书画拍卖市场的大热门。但他坚持画水彩,这就是程及——低调且有个性。”
而作为扩大程及文化影响力的主要形式之一,程及美术奖目前面临捉襟见肘的窘境。用于支付奖金的程及艺术基金在银行利率不断下调的当下,2万美金产生的利息,已难以应付评奖支出,原本两年一届程及美术奖不得不更改为三年一届。如何用好这笔基金,成为传承、弘扬程及人品艺德,放大名人效应的必答题。
为让更多人了解程及这位大师的艺术风范,程及美术馆馆长周立超,画家梁元等提出了“推动程及画作走出无锡”、“加强程及作品理论研究”等设想,从而进一步扩大这位艺术大师的文化影响力。
一百年前,他诞生于无锡;一百年后,他是故乡人民的惦念。大师诞辰百年,画魂永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