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为锡博宝藏“验明正身”
时间: 2020年12月14日 浏览次数:
2306
2020年10月20日至23日,无锡博物院藏春秋青铜吴王剑被送往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经过一系列检测,这件锡博宝藏终于“验明正身”了。
一段时间以来,业内专家对剑的时代判断比较一致,但在铭文的工艺上却有铸造和刻划两种观点。
本次检测使用X-CT设备、XRF-XRD联用分析系统、光学显微镜等设备,无损分析了剑的保存状况、内部连接结构、表面成分、表面铭文制作痕迹等信息,得出了“12字铭文判断为非刻划而成”的结论,进一步为吴王剑“验明正身”,并为之后的保护修复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关于这件吴王僚剑,相信锡博的忠实粉丝们不会陌生,2018年荣获“锡博宝藏”榜单NO.1,近期还上了一档综艺《跨界新文创》。
感兴趣的观众可以去优酷搜索《跨界新文创》观看,吴王僚剑在第一期播出。
那么这把王者之剑,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这把春秋晚期的吴王僚剑,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的打磨下,剑身泛出幽幽光泽,局部显斑驳之迹。这把古剑身上不仅承载了吴地深厚的历史底蕴、吴地精湛的铸剑工艺,还有那些存在于正史、流传于舞台的春秋传奇。先说剑主人。吴王僚,在位仅12年,就被专诸刺杀身亡。再说铸剑术。春秋时期的吴国拥有以干将、莫邪夫妇为代表的一批铸剑大师,铸出的宝剑更是价值连城。“操吴戈兮披犀甲”,充分说明以吴王剑为代表的吴国兵器制造技术享誉一时。通过这把吴王僚剑,在历史的长河里寻访吴国的文明,如今的吴越之地,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地域文化也从原先的好斗尚武成为崇文重教,这或许是历史的一种自然轮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