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无款邯郸梦图轴
时间: 2020年08月17日 浏览次数:
1996
绢本。纵158.5厘米,横93厘米,国家二级文物藏品。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人物面素有“成教化,促人伦”的功用,顾恺之《女史箴图卷》即是一例。本作为典型的传统人物画,取材于故事,带有一定“规鉴”作用。画面绘山间客舍一间,榻上书生大梦初醒,榻旁端坐一位道士,行囊尚在脚旁,显然刚好路过。一门之隔的厨房内,一老正坐等饭熟。画面内容取材于唐人沈既济的传奇作品《枕中记》。沈既济(约750-800),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唐代小说家、史学家。博通群籍,史笔尤工。曾撰《建中实录》十卷,《选举志》10卷。有传奇作品《枕中记》,《任氏传》二篇传世。《枕中记》记叙了一个类似于“寓言”的故事:玄宗开元年间,道土吕翁在邯郸道上旅行,于客舍中见少年卢生因功名不遂而失意长叹,就给他一个瓷枕。这时,客舍主人正在蒸黄梁做饭。卢生就枕,恍惚中进入枕内,与大族崔氏成婚,并中进士。此后历任中外显官,屡建功业,位崇望重,贵宠无比。其间因遭人忌害,也曾两度贬往岭南。后年逾八十,因病去世。卢生一梦醒来,见主人蒸饭未熟,方知五十余年的荣悴悲欢,不过一梦而已。此篇故事构思受六朝“焦湖庙祝”故事(出刘义庆《密明录》,一云出干宝《搜神记》)启发,宣扬人生虚幻的思想,体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某种否定,寓有警世之意。
本作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第五册,并收入《中国古代书画图目》。无锡籍著名画家、收藏家周怀民于1984年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