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民纸本设色葡萄图
“压架骈枝露颗圆,水精落落照晴轩。” 炎炎夏日,鲜美的葡萄是各位老饕必不可少的消暑极品。殊不知,在北京画院,还有这么一位以善画葡萄著称无锡籍的绘画大师——周怀民。
周怀民(1907-1996),江苏无锡人。斋号双柳书屋、水云阁,是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2001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单”。
周怀民的艺术可分为早年摹古继承的探索时期,中年表现时代特色的创作发展时期,以及晚年自创新意的成熟时期等三个阶段。“青绿”、“芦荡”和“葡萄”是周怀民绘画的三个关键词。周怀民1981年所作《葡萄图》,是其晚年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
周怀民纸本设色葡萄图
题识“丰收果实庆累累、万紫千红玉液香,辛酉七月,怀民”、钤印“水云阁”“玉液香”“周怀民”
在此作中,周怀民通过墨色干湿浓淡的变化表现出葡萄叶前后和疏密关系,以抒写性的干湿曲线描摹出葡萄藤自然生长的姿态,相互交错枝叶灵动而湿润,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画面效果。周老的画法取泼墨与工笔二者之长,又融合了西画中光影表现,使画中的葡萄有一种特别的立体感、层次感与真实感。颗颗葡萄不仅琼浆欲滴,而且霜粉可触,让人情不自禁想去触摸。可赞的是其作品不似水彩画法在葡萄上留高光,仍保留民族绘画的基本特点,不落俗套。周怀民曾说“国画作为东方艺术的而代表,应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并吸取西洋画法的技巧。”“东西方文化、艺术应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得到发展。”他在葡萄画作上不只一次题写“万紫千红玉液香”反映出其与古代文人葡萄画作的创作心境不同,他不以笔墨自娱,而是借丰硕的葡萄传递丰收的喜悦,进而赞颂美好的新生活。周怀民在中国画的创作中探索出独到的艺术语言和新颖的绘画题材,是他对现当代中国画的重要贡献之一。
周怀民的作品除有国内外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和机构收藏外。也作为我国政府的礼物赠送给国外的著名人士,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等。当周怀民画的《葡萄图》在联合国展出时,各国官员无不为画家对葡萄如此绝妙的表现叹为观止,《葡萄图》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占了两个版面。“周葡萄”的美称便声名远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