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手炉:两袖春色的冬日玄机②
03.明清手炉的造型形式
基本型
圆形与方形,作为中国传统器物的基本形状,同样也是手炉最常见的两种形态。“天圆地方”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宇宙的理解和哲学思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和艺术价值。这种鲜明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精神,对中华民族传统器物的造型设计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而孕育出了崇尚圆形和方形的设计理念、造型特征以及审美观念。
清 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 沈阳博物院藏
【清 画珐琅开光鸟兽椭圆手炉】炉盖上装饰镂空鎏金万字图案;盖边沿和炉身都采用粉色珐琅釉装饰,边缘布满了各种色彩的卷草花卉纹饰;炉腹部四面有海棠形开光,前后两面开光内描绘山水图案,内有母狮与幼狮嬉戏的场景,寓意家慈有爱,膝下承欢;左右两面开光描绘了松鹤与秀石的图案,有松鹤长春的美好象征。
清康熙 铜透雕鹤鹿同春纹方手炉 观复博物馆藏
【清康熙 铜透雕鹤鹿同春纹方手炉】手炉上雕刻着“鹤鹿同春”的图案,寓意着双重祝福。在道教的传说里,鹤被视为长生不老的神鸟,象征着健康和长寿的美好愿望。“鹿”字同大写的数字“六”,取“陆”音,“鹤”则取“合”的意思,“鹿鹤同春”与“六合同春”谐音。在古代汉语中,“六合”指的是东、南、西、北、天、地,泛指整个世界。因此,“六合同春”就有天下皆春,万物欣欣向荣的意思。
仿生型
“仿生”是一种古时常用的造型手法,很可能源自先民对自然界物质形态或人体形态的模仿。在明清时期的手炉设计中,许多作品汲取了自然界中的某些形态,并将其特定部分与器物本身的形状巧妙融合,达到了既形似又神似的艺术境界。
明 几何纹梅花形紫铜手炉
【明 几何纹梅花形紫铜手炉】炉底下有五朵花瓣,托起花蕾,好像一朵即将盛开的梅花,栩栩如生的梅花造型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增添了亲切生动的情趣和韵味。
衍生型
六角形和八角形等造型是基于圆形和方形发展出的样式,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六”代表六合和六爻,象征天地人贯通,常用来表示顺利。而“八”代表四面八方,是地之极数。
明 五福捧寿纹六角形紫铜手炉
【明 五福捧寿纹六角形紫铜手炉】炉盖装饰有五只飞翔的蝙蝠,而“寿”却镂刻在炉身上,并且在上方装饰有乳钉纹,独具一格,表达出一种多福多寿、六六大顺的意思。
历经时代变迁,手炉早已不是冬日取暖的首选,但它并没有被遗忘。它那形态各异的造型,精细考究的工艺,不但反映了当时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
参考文献:
苏 昊《明清手炉的设计艺术研究》
王路《明清手炉形制与装饰纹样研究》
图片均来自网络 权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