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博馆藏|明龙泉窑八卦纹三足洗
时间: 2021年07月18日 浏览次数:
2916
“斋中长桌一,古砚一,旧古铜水注一,旧窑笔格一,斑竹笔筒一,旧窑笔洗一,糊斗一,水中盂一,铜石镇纸一。”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所记文人书房的陈设
笔洗亦称洗,因笔而生,是文房四宝之外的一种文房用具。北宋聂崇义《新定三礼图》记载:“洗,承盥洗者,弃水之器也。”由此可知,“洗”的功能是盛水器。而“笔洗”作为器物名称,则可追溯到明代文人谱录著作中,如明代屠隆的《考槃余事》中对笔洗的功能有如下论述:“妙笔书后,即入笔洗中涤去滞墨,则毫不坚不脱,可耐久用。”明代文人定义了笔洗,同时赋予了笔洗实用和赏玩的双重属性。到了清代,包括笔洗在内的文房用具,其设计与制作都达到了工艺美术巅峰,笔洗造型较前代更为多样化,出现了鱼、兽、花果等仿生造型且制作精良;材质以陶瓷为最多,此外还有紫砂、竹木、玉、水晶、玛瑙、景泰蓝、象牙、犀角等。
•无锡博物院藏明龙泉窑八卦纹三足洗,国家三级文物。器高6厘米,口径尺寸22.5厘米,底径尺寸8厘米,平沿,口部内敛,圆腹下收;洗底下部承三个蹄形足,采用浮雕技法,生动逼真,与口部凸起纹饰形成呼应。内底无釉,外壁饰一圈八卦纹。内外均施青蓝色釉,釉面光洁莹亮,有通透感。釉下可见清晰的细碎开片,这是由于胎和釉的膨胀系数差异导致不规则的裂纹,进而产生特殊的装饰效果。
•该件八卦纹三足洗造型古朴稳重、大气,给人以典雅、端庄的美感,符合明代龙泉窑典型特征。笔洗与其他文房清供器具一道,构成了文人笔耕丹青的必要条件,成为书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古代人文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向人们揭示了古代文人雅士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