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胭脂红——清“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天球瓶
红色象征着圆满、富足、吉祥和幸福,中国人对红色有种执着的偏爱。瓷器上的红色最早出现于唐代邛崃窑、长沙窑高温红釉的运用,宋金时期以河南禹县为代表烧制了大量钧红釉产品,直到元末明初景德镇才烧制出较为纯正的红釉瓷。
01
红釉有高温和低温之分,高温红釉以铜为呈色剂,如祭红、郎窑红和豇豆红。低温红釉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铁作为呈色剂,主要有矾红,珊瑚红;另一品种则是胭脂红,它是以贵重金属——金作为呈色剂烧制而成。
清祭红釉高足瓷碗 南京博物院藏
清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景德镇窑豇豆红釉菊瓣瓶 上海博物馆藏
清康熙外矾红内青花莲鹤纹瓷碗 南京博物院藏
清景德镇窑珊瑚红釉盘 上海博物馆藏
胭脂红釉创烧于清康熙末年,是红釉中的名贵品种。其制作方法是在烧成的薄胎白瓷上施以含金的红色釉,在800℃~850℃的彩炉中烘烤而成。因配方系从西方传入我国,又有“洋红”“洋金红”“西洋红”等名。而西方多称之为“蔷薇红”“玫瑰红”,又由于这种红釉釉色明艳匀净,娇嫩欲滴,色如胭脂,故又名“胭脂红”。
清胭脂红釉杯 国家博物馆藏
清雍正款胭脂红釉罐 广东省博物馆藏
清光绪景德镇窑胭脂红釉簠 上海博物馆藏
02
无锡博物院藏清“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天球瓶,口径6.1厘米,底径8.5厘米,腹径20厘米,高32厘米,重2.03千克。直口,长直颈,溜肩,球形腹,浅圈足,足沿露胎,足内施乳白釉,瓶底双圈青花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外壁施胭脂红釉,施釉均匀,釉面光洁度高,呈深桃红色,釉色典雅,匀净明艳。瓷瓶整体造型优美,稳重端庄,体态饱满。
天球瓶,又叫“千秋瓶”,象征千秋太平之意,是受西亚文化影响极深的一种瓷器造型,创烧于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景德镇窑。由于圆球腹硕大,似天体星球从天而降,故名。
清“大清雍正年制”款胭脂红釉天球瓶 无锡博物院藏
款识
03
胭脂红依据金加入的多少,呈色有深、浅之分,深者称“胭脂紫”,浅者称“胭脂水”,比胭脂水更浅淡者称“淡粉红”。胭脂红为高级釉种,一般用在上等薄胎白瓷上,器物多为官窑制品,尤以雍正、乾隆两朝器物最精。胭脂红至雍正时色调更为匀净艳丽,后在其上再以各色粉彩绘出花蝶等纹饰则更添器物的绚丽。嘉道以后官窑瓷器生产江河日下,名贵的胭脂红也呈色黯然,康、雍、乾时期的华贵之气丧失殆尽。
清胭脂紫釉碗 故宫博物院藏
清胭脂水釉小碗 故宫博物院藏
清淡粉釉瓶 故宫博物馆藏
清胭脂红地开光珐琅彩花鸟纹碗 故宫博物院藏
结语
红色不仅让古代人一见倾心,时至今日也依旧让人情有独钟。小编以“胭脂红釉瓷”作为喜庆吉祥之始,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红”运当头。
参考文献:
1.史宁昌.故宫文物保护修复文集[M].北京:故宫出版社,2021.06.
2.马广彦.马平编著.古瓷鉴藏赏文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4.06.
3.铁源主编.清代雍正瓷器:粉彩卷[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