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芙蓉湖上小金山、芙蓉湖的九种打开方式

时间: 2023年12月17日 浏览次数: 1729

《芙蓉湖上小金山》讲座

金石声(无锡祠堂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12月9日 14:00

1.jpg

无锡学者金石声以民俗学的方法谈论湖泊起源,从太湖形成的陨石撞击传说、太湖银鱼的由来等有趣的角度,引出芙蓉湖的历史。并梳理了芙蓉湖与运河、梁溪河、太湖、长江等各水系之间的关系,阐述了芙蓉湖如何逐渐融入运河,成为无锡水陆运输的重要通道。

又以“黄埠墩氽(tǔn)在水浮面”,“黄埠墩划船一脚去”等无锡方言典故生动地讲述黄埠墩的相关民俗知识,并通过黄埠墩的摄影、绘画和史料中的图像资料,解读黄埠墩在人文故事、历史传说中的前世今生。


《芙蓉湖的九种打开方式》导览与解读

李铭泽(梁溪区作协副秘书长)&杨柳风艺文空间

12月10日 13:00

杨柳风艺文工作室从文学的角度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了展览的导览和解读,从鲧禹治水的神话起源讲到芙蓉湖的治水历程,芙蓉湖的治水之功不仅是对水患的治理,其疏堵结合、敬畏自然的治水理念更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和“天人合一”的价值观。

在观看到顾凯军的《昆仑》装置作品时,孩子们了解到芙蓉湖的治水传说和中国其他的治水神话类似,都带有鲧禹治水的影子。昆仑山作为大禹治水的神山,其“经天纬地”“人定胜天”的意味不言而喻。“昆仑”的蕴意实际上就是上古圣人为后世铺就的一条通往幸福世界的康庄大道。

2.jpg

在观看苍鑫作品《奇花异草》系列雕塑时,通过对中国传统经典著作《山海经》中各种神兽的造型分析,孩子们逐一分辨着作品中各种动植物组合的造型趣味,寻找每一个形象的构成与特点,激发出创作的想象力。

3.jpg

在观看无锡博物院藏清秦仪《芙蓉湖图》(复制品)时,可以看到一幅以惠山、芙蓉湖为视线中心描绘的无锡“清明上河图”,在淡雅古朴的笔墨中体会昔日水乡的悠悠古意。

4.jpg

在观看刘佳玉《激流引力》数字媒体装置作品时,李铭泽带着孩子们引申到中国科幻文学的探讨,通过作品可以感受到未来数字化的水形态带给我们超越视听的沉浸式体验,也喻示着人类必须对目前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更加珍视与敬畏。

5.jpg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76983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