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宜出游!“锡博红”的春日两馆之约

时间: 2023年04月13日 浏览次数: 752

江南风物若有心情,春天一定是明媚的笑脸。天气新晴,池塘春早,宜茶宜酒宜出游。无锡博物院的志愿者们不负春光,周末相约,来到无锡梅里遗址博物馆和鸿山遗址博物馆,“打卡”两馆的同时,为江南春日添上了一抹亮丽的“锡博红”。

探一探吴地文明滥觞

梅里遗址博物馆

1.jpg

吴文化是无锡的精神内核,探寻吴文化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无锡人耳熟能详的“泰伯奔吴”的故事。

作为去年才开馆的“新秀”,梅里遗址博物馆早就引燃了锡博志愿者们爆棚的好奇心。一件件出土的器物,犹如在娓娓述说泰伯奔吴、吴地起源的故事。展厅从泰伯奔吴的前、中、后三个时间段展开叙事。在馆内讲解员的带领下,志愿者们通过一件件文物,了解了吴地先民从蒙昧到文明的时代转变。

2.jpg

这件陶鬲毫无疑问是馆内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文物。鬲是古代煮饭用的炊器,有陶制鬲和青铜鬲。形状比较萌,三只脚仿佛穿了“灯笼裤”,足内中空,这种足被称为“袋足”,袋足可以加大鬲内食物和火接触的面积,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这妥妥是“吃货”的智慧啊。

3.jpg

仔细看,鬲上有细细的绳纹。在陶器内外压印这样的纹路,就要说到另一件“神器”——陶拍了。用陶拍击打器物,可以使之更加坚固,有的陶拍还有纹饰,能在器物表面留下纹路印记。看这展柜里平平无奇的“大蒜头”,谁能想到它是古人发现美、创造美的工具呢?

4.jpg

5.jpg

窥斑而知豹,馆内的原始陶器穿越3000年,让大家了解到了商周时期吴地先民朴素又简单的生活日常。

6.jpg

让大家尤为震撼的,还是博物馆中保留的两个约500平方米的遗迹发掘现场,有灰坑、灰沟、建筑基址以及遗物等,灰坑上铺玻璃地面,灯光一亮,遗址赫然呈现脚下,真真是惊喜与惊叹并存,沉浸式体验遗存古迹。

7.jpg

访一访战国贵族风采

鸿山遗址博物馆

640.jpg

与梅里遗址博物馆一样,鸿山遗址博物馆同样在遗存原址上修建。在鸿山遗址约7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大型土台、土墩约118余座。

在这些古墓群中,已发掘的邱承墩特大型战国时期越国贵族墓是锡博志愿者们久仰大名的遗址届优秀选手,玉飞凤、玲珑球、陶缶等脱口而出的精品文物均来自这里,从出土文物看,这个墓主人虽不知名姓,但绝对是诸侯顶配。

640 (1).jpg

志愿者们沿着展馆动线走,跟随讲解员的精彩解说,从了解楚国墓葬形制开始,一一认识了等级分明的礼器,精美繁复的玉器,规制严整的乐器。

640 (3).jpg

其中,三件玉飞凤让大家不由驻足,一玉压千年,振翅欲飞的凤凰仿佛带着佩玉鸣鸾的悦耳之声,展现着主人的绝代风华。

沿着笔直的玻璃悬道往前走,志愿们站在特大贵族墓群考古现场的上空,俯瞰其中最大的邱承墩墓室的全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的墓葬形制和等级规格体系生动再现,两侧辅以发掘前原貌、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的大型图片,再现了考古发掘过程,让大家的文物考古知识再度刷新。

640 (4).jpg

从梅里遗址到鸿山遗址,从原始的陶片到精美的玉飞凤,志愿者们短短半天的脚步,丈量了吴地文明的历史长度,也感受了璀璨的吴文化精神。所有和文博撞个满怀的日子都是美好的,历史文化的魅力,就是这样令人无法抗拒!下一次,锡博志愿者们又会去哪儿呢?让我们充满期待!

文稿:志愿者 邰丹丹
素材编辑:志愿者新媒体小组

©2024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15487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