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暑假|雏鹰小队研学实践活动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但依旧阻止不了小伙伴们来博物馆的热情。“雏鹰小队”研学实践活动是暑期档的热推项目,活动涵盖拓印、陶艺、彩绘泥人等颇受欢迎的内容,同学们在动手中体会到太多太多的乐趣。我们为各项活动制定了难度表,一起来看看吧。
课程一:活字墨谱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是人类史上的创举,而铜活字印刷术又以无锡人最为擅长,明代时期的铜活字印刷在富庶的无锡得到发展且享誉世界,直至近日,无锡依然是我国著名的印刷之乡。看似简单的活字印刷,其实做起来真不简单,墨和水的控制才是取胜的关键。
课程二:泥塑雅韵
惠山泥人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名副其实的无锡传统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国传统手工艺的杰出代表。活动依托院内常设展览《泥塑雅韵——惠山泥人艺术展》,向大家介绍泥塑的渊源、惠山泥人的原料、彩绘特征和制作流程等等,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泥人艺术创作,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精髓。
课程三:瓷土生辉
无锡丰富的陶土资源为陶艺的发展提供了殷实的基础。在“瓷土生辉”课堂上,孩子们了解到了陶瓷的造型艺术和从远古到近代发展历程,主要从上釉、上彩、烧制等制作工艺为切入点,加上釉下彩彩绘体验,让同学们了解到从粉感的素胚到光滑瓷器的工艺过程。同学们的绘画创意令小编啧啧称奇,不禁感慨是岁月限制了小编的想象力。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会去重新审视生活中常见瓷碗瓷碟呢。
课程四:紫砂一壶百味生
紫砂壶是茶文化发展到巅峰时艺术和实用的完美结合。真正意义上的紫砂壶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间,经历了近五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可以说是一门精湛的手艺活。通过对紫砂泥的拍打、压模、修整,看似简单的紫砂器具其实需要相当的耐心和体力去造就。在我们的活动中,为了照顾到各个年龄层的同学,社教老师开发了适应中低年级同学的茶宠制作教学以及难度进阶的茶杯和茶壶制作教学,技术指数满分!
课程五:笔墨天工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传统,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与西方的油画、素描相比,它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趣和造型方式。对于初次接触中国画的同学们来说,可能不是很好理解,于是我们就从笔墨纸砚讲起,结合院藏书画作品,多角度分析作品,为同学们示范基本技法。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同学们在这个课程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并付诸于实践,创作出一幅幅独具风格的中国画。
2020年暑期雏鹰小队系列活动就告一段落了
感谢各位粉丝们的关注
更多活动请关注无锡博物院微信公众号
欢迎报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