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艺术课堂:梁溪风光锡城旧事之连环画(壹)

时间: 2021年10月22日 浏览次数: 1951

烧着蜂窝煤的小煤炉、一分钱打一瓶水的老虎灶、夏日傍晚去运河打水浇地的清凉,还有小时候被我们争相借阅的连环画,这些无锡“老发头”里的生活碎片你还记得吗?

640.webp.jpg

连环画家 贺友直作品 《老虎灶》

640.webp (1).jpg

连环画《运河边上的童年》

今天,我们将记忆里的一幕幕情景定格在画框里串联起来,这就是我们熟悉的连环画。那么,连环画到底是什么?

连环画是我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通过连续性画面,图文结合的一种故事画。中国历史连环画与其他国家的连环画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有特殊的发展历史。

一、萌芽期

追其历史,中国的连环画从出现到成熟还远远不到100年,但如果追其源头,人物画像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帛画上,它是卷轴画的前身。其中《人物龙凤帛画》,讲述龙凤引导墓主人的灵魂升天的情景。与其相对应的,还有《人物御龙帛画》,描绘的是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情景。

640.webp (2).jpg

640.webp (3).jpg

到了西汉时期,连环画的雏形已破壳诞生。据史料介绍,汉代画像砖和画像石上所创造的情节画,就是我国最早萌发的连环画。到了东汉,不仅画的内容变丰富了,而且在画以外,有了“榜题”(即文字说明)。如《嫦娥奔月》、《伏羲女娲》等神话传说。

到了唐代,画的样式就更自由了,特别是遗存的敦煌壁画,那些佛教故事和本生故事画,都是用连续性的绘画表现出来,可以说已经具有初期连环画的雏形了。在莫高窟,就有一组完美的本生故事画,北魏第257窟西壁的《九色鹿本生》,用九个画面表现了故事的主要情节。

640.webp (4).jpg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04638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