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共赴明月之约,同贺祖国华诞
中秋·国庆,我与锡博的浪漫邂逅
举杯邀明月,共庆山河美。中秋,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国庆,象征着民族团结凝聚。在这两个意义非凡的中国节日里,无锡博物院推出了13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和社教活动,通过丰富有趣的互动参与方式,让大家在中秋、国庆这两个特殊的节日中,聆听美妙乐符,感受非遗传承,触摸文化脉搏。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我们的图文一起回顾这些精彩的瞬间……
9月29日 2023“乐满中秋”沉浸式主题音乐会
雅乐飘香,声动金秋,中秋节当天,无锡博物院在星空剧场举办了“乐满中秋”沉浸式主题音乐会。伴随着悠扬的乐曲声,演出现场的听众们沉浸在音乐的无限魅力中——大人孩子一起重温“狮子王”;家人好友共同徜徉在“天空之城”;和巾帼英雄花木兰并肩驰骋沙场;在爱乐之城中肆意奔跑,热烈地追逐着梦想……在悠扬的乐声中,大家共赴明月之约,感受艺术的美好,留下了别样的中秋记忆。
9月29日 玉兔游仙——花灯制作体验活动
传说中,月亮里有月宫,月宫里住着嫦娥,嫦娥身边有只小兔子,手拄着个捣药棍,倒腾着不老的仙药。每到中秋节,小兔子将不老仙药洒到兔子灯中,兔子灯所到之处就意味着吉祥和好运~
中秋节当天,无锡博物院开展了仪式感满满的“玉兔游仙——花灯制作体验活动”。亲子家庭在拼装、粘贴等花灯扎制实践中掌握花灯制作的基本方法与工艺,领略兔元素的花灯表达的美好愿望。当微黄的兔子灯被点亮时,我们似乎也将那轮明月携于手中,灯影与月色交辉,更为中秋增添一景。
9月29日 遇见中秋——香包手工制作活动
月满中秋,浓情而“热烈”。中秋假期当天,观众到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感受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参与“遇见中秋——香包手工制作活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真正的在博物馆里享团圆,把美好祝愿带回家。
9月30日 暗香摇风——永生花团扇制作体验
“裂纨素兮似雪,制团团兮如月”古代文人墨客常以此诉说团扇胜雪之美,团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它代表着团圆友善、吉祥如意。
借着团扇的“团圆”祝福之意,无锡博物院开展了“暗香摇风——永生花团扇制作体验活动”。活动伊始,社教老师向大家普及了团扇的文化背景与典故,并示范如何摆放和粘贴的手法。孩子们从材料中挑选中意的干花,小心翼翼地放在绢扇上,摆出自己喜欢的图案造型,随后用胶水将花朵固定,拼贴出一面面或清新淡雅,或浓艳绚烂的永生花团扇。执扇轻摇,在清风徐来间感受传统文化,体验古典之美。
10月1日 沉浸式互动儿童剧——《纸马总动员》
无锡纸马是一种传统民俗祭祀用的纸制神像,它始于唐代,至明朝时制作技艺趋于成熟,到清代达到鼎盛。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简朴有趣的形象,和谐如意的基调和深厚久远的底蕴,都具有深刻的研究价值。
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无锡博物院在星空剧场举办了两场互动儿童剧——《纸马总动员》,将这个集宗教、艺术、民俗于一身的文化瑰宝搬上舞台,该剧不仅是一部妙趣横生的儿童剧,更是唤醒民俗的文化剧。演出现场的大人和孩子们跟随着故事的主角“陶小漫”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旅程,一起感受着“纸马”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淳厚的民族风格,体会着中国古代民间的传统信仰。
10月1日 礼赞中国——立体拼图制作体验活动
万里长城绵延不绝的城墙和城楼,是人类历史上最耗时、耗人力、耗建材的建筑奇迹之一。对于中国人来说,长城是意志、勇气和力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无锡博物院“礼赞中国——立体拼图制作体验活动”以中国长城为主题,带领孩子们了解长城的历史,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搭建立体长城模型过程中,感受到了长城的伟大,中华的民族精神,在盛世里眺望,巍巍山河永昌,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10月1日 “剔透初心”——迎国庆创意透明丙烯画绘制活动
金秋迎国庆,童心庆佳节。10月1日是祖国母亲74周岁的生日,同学们伴着阵阵桂花香来到程及美术馆,参加“剔透初心”——迎国庆创意透明丙烯画绘制活动。辅导员老师详细介绍了活动内容后和同学们一起观赏了迎国庆相关影片,大家畅所欲言,分享了我国近年来的科技、军事等等成就。从福建舰到“人造太阳”,从墨子号到蜂巢电池,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骄傲。在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张扬个性,畅想未来,纷纷表达了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美好心愿。在活动过程中,大家结合了分享的内容,发挥想象,用手中的画笔,在透明亚克力板上诠释了自己的“剔透初心”,表达了对繁荣昌盛祖国的热爱与敬仰。
10月2日 情系中华——中国结编织体验活动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品,它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缝衣打结,后推展至汉朝的仪礼记事,直到清朝时期中国结才真正成为一门走进千家万户的装饰艺术。无论是绳子交错间如蟠曲的龙的外形,还是“结”这个蕴藏着力量、和谐的字眼,中国结一直是华夏人民对美好的寄托。
做中国结之前先了解了中国结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结构,再跟着社教老师一步一步编中国结,在绕绳、打结、打穗中,大家把真挚祝福,编织进这一绳一结之中,一起感受着千年来共同的文化祝愿。
10月2日 遇见老机器 畅想新未来——青少年创意绘画活动
无锡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发祥地之一。百余年来,工商文化基因深深植入无锡城市血脉,为地方发展提供充沛养分,“工商名城”成为了无锡最值得自豪的一张城市名片。国庆假期,众多游客和市民纷纷到无锡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打卡”,触摸商业文明演进的脉动,体验无锡工商文化的传承。参加活动的小朋友通过沉浸式参观学习,用画笔记录美好生活,领略无锡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研究价值和艺术魅力。
10月3日 红色印记——丝网印刷体验活动
爱国与非遗的碰撞,让你在丝网印刷中,展现爱国情怀。丝网印刷工艺是我们中国的传统四大印刷之一,是一种历史悠久具有非常鲜明的印刷特色和成像过程的印刷工艺技术。观众在活动中了解丝网印刷的历史,学习其历制作原理和方法,通过调色、倒墨、刮印、风干等步骤,选取与红色印记息息相关的材料图文,设计与印刷出一个个别具一格的爱国帆布袋,生动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人不断追求真理、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印记。
10月4日 花开锦绣——扭扭棒花束制作体验活动
扭扭棒是现下流行的“网红”手工。一根扭扭棒,可弯可折、颜色丰富。它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绒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不能与“绒花”媲美,但也别有一番韵味。
10月4日,无锡博物院举办了“花开锦绣——扭扭棒花束制作体验活动”,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制作虞美人。社教老师详细讲解了扭扭棒花朵的制作技巧、注意事项,并邀请家长从旁协助。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拧轮廓、捆花瓣、卷花芯、粘花杆……有第一次制作的,虽歪歪扭扭却也不失俏皮;有心灵手巧的,认真对待每个细节,利用手中的材料和工具,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一会儿,一朵朵明艳的虞美人就制作成功了!中庆佳节,让我们为祖国献束花,喜庆华诞,祈福纳祥!
10月5日 五谷丰登——五谷杂粮贴画体验活动
“五谷”原是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来成为粮食的代名词。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它们历来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寓意着“国泰民安”。见过宣纸上的水墨淋漓,见过画布上的浓墨重彩,那你有见过画板上的五谷杂粮吗?
伴随着秋日丰收的喜悦,10月5日这天,锡博邀请大家一起制作五谷杂粮贴画。活动现场,大家兴致盎然地学习着五谷的历史文化,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出一幅幅“天马行空”的作品。以五谷入画,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国庆节浓厚的节日氛围,为祖国的生日绘制一幅别样的礼物,将满腔爱国之情寄托其中。
10月6日 草木寄情——非遗缠花体验
古人热爱自然,常常将四季的变化与花卉联系在一起,只是花期短暂,为了将四时美景长久留住,各种造花工艺也就应运而生,缠花便是其中之一。它起源于北宋时期,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在提前固定好的坯架上缠绕出各种造型的花卉艺术品。
在“双节”假期的最后一天,无锡博物院举办了“草木寄情——非遗缠花体验”活动。在了解了缠花的工艺与制作技巧之后,观众们认真学习制作缠花发簪,感受缠花工艺经历的岁月洗礼,体悟非遗文化中蕴含的精神财富和文化能量。随着指尖灵动翻飞,丝线不断绕缠,一片片嫩叶、一朵朵鲜花,便栩栩如生地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