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乾隆茶事系列学习之“荷露煮茗”(贰)

时间: 2022年11月21日 浏览次数: 2328

雪水——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

乾隆量水时,其实还发现一种比玉泉山水更轻的水,就是雪水。他曾在《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中留下“尝收集素而烹之,较玉泉斗轻三厘”的记载。

雪水泡茶古已有之。古人认为雪是天上落下的水,是“无根之水”,称之为“天泉”。天泉包括露水、雨水和雪水。雨水以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冬天的“天水”,以雪水最佳,雪花由低温凝结而成,洁白无瑕,是最适合泡茶的水。以雪入茶,似采撷天上飞花。

640.png

梅花枝头雪(图源网络)

乾隆曾自创一款“三清茶”,将梅花、松子、佛手组合在一起,用雪水冲泡。“梅花色不妖,佛手香且洁。松实味芳腴,三品殊清绝。”三样清雅之物入茶,再用洁净无瑕的雪水冲泡,乾隆认为这是一件无上雅事。

乾隆的三清茶并不是独享,他还会用三清茶招待大臣。每年正月,乾隆会邀请朝中大臣在重华宫品茶赋诗,称重华宫茶宴,也被称为“三清茶宴”。三清茶宴的席间并无酒菜,只有品茶赋诗、焚香听乐等养生颐情的雅事。赋诗由皇帝起头,择一宫廷时事,定下主题和用韵,大臣们现场作诗联句。三清茶宴既是乾隆皇帝风雅情趣的一种具体表现,更是他笼络廷臣的一种高明手段。同时,对于朝臣来说,能参加三清茶宴是极为荣耀的事情。

640 (1).png

重华宫

640 (2).png

乾隆还命景德镇的工匠们制作了多种三清茶盖碗,有鲜明亮丽的矾红,也有清新纯粹的青花。盖碗内底装饰有折枝松、梅、佛手各一株,表、里口沿下及外近底部装饰有如意云头纹,盖碗外壁上书有乾隆御制诗《三清茶》。

640 (3).png

清 矾红彩题诗松竹佛手纹盖碗(故宫博物院藏)

露水——荷叶擎将沆瀣稠,天然清韵称茶瓯

皇帝驻跸圆明园时,曾采园内新秋荷叶上的露水,在荷亭烹茶品茗。莹润清新的荷露颇得乾隆的喜爱,他写了至少9首“荷露烹茶”诗来记录此间意趣。

640 (4).png

清 《圆明园四十景图》(故宫博物院藏)

640 (5).png

乾隆还下令烧制成套的“荷露烹茶”茶具,包括茶壶、盖碗及托盘。茶壶、盖碗的外壁上分别以矾红录写他的两首《荷露烹茶》诗,盘底则饰以荷叶田田的纹样。整组茶具体现了乾隆帝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与热爱;雅致的设计,诗文的内容,都传达了乾隆帝品茗时所追寻的意境,更反映了乾隆帝生活的讲究和奢侈。

640 (6).png

清 描红荷露烹茶纹执壶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一篇《荷露烹茶赋》,他在其中用“凉生殿阁,空明足涤夫烦嚣;清带烟霞,含咀足弥增夫佳兴。银塘流润,灵津之渗漉方浓;石鼎烹香,别调之氤氲方胜”文字来形容荷露煮茶的无上清雅。纪晓岚是乾隆皇帝的大学士,甚得皇上宠遇,这篇茶赋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也是投皇帝之所好,侧面反映出乾隆对荷露烹茶的喜爱。

640 (7).png

清 《圆明园四十景图》(故宫博物院藏)

九州清晏中的荷花景观


参考文献:

万萍 《乾隆帝“荷露煮茗”》

陈秀中《幽香梅韵味君子共三清——清乾隆独创“三清茶”高雅品味的审美净化功能》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44651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