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博馆藏|清莲溪纸本墨笔竹石图轴

时间: 2022年07月10日 浏览次数: 1997

竹,修长坚韧、四季常青,且“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自古以来被视为清正廉洁、谦虚淡泊的象征,是众多文人雅士笔下的常客。无锡博物院珍藏一幅清代莲溪所绘的《竹石图》。

640.jpg

莲溪(1816-1884),晚清画僧,俗姓丁,释名真然,字莲溪,号野航,又称黄山樵子,江苏兴化人。曾为理发匠,业余酷爱作画,后受张百禄指点,出家为僧。出家后,他除了吟佛诵经之外,便专攻画事,于方外彰显画艺,以求书画成名,画艺不断精进。他的绘画题材非常丰富,山水、人物、禽鱼、花卉,皆冠绝一时。

640 (1).jpg

道光二十四年(1844),莲溪至扬州,画盈丈人像、仙佛,不用草稿,落笔即成,一时间闻名扬州城。后游黄山,纵览当地故家所藏的宋元名迹,博采广收,画技愈发高超,自成一家。六十岁后常应人画兰竹,秀韵天成、风神婉约。

无锡博物院藏莲溪《竹石图》,左下自题:“丁丑中秋后□日, 奉蓉裳大兄大人雅正,弟莲溪写。”钤“莲溪”朱文印。图中怪石棱角分明、瘦硬秀拔。修竹长短有殊,或左倾、或右斜,枝竿纤细坚韧、穿插有致,竹叶浓淡相宜、偃仰多姿。作品多取书法用笔,变化自如、气韵生动,形简而意足,充分呈现出竹之劲挺、石之坚韧,在秀逸洒脱中更见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乃莲溪晚年所绘兰竹精品之一。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2082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