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雅集趣话之“拈花识趣”

时间: 2021年06月21日 浏览次数: 3467

640.webp.jpg

插花是什么?插花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枝、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作品的艺术形式。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插花艺术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诗经•陈风•东门之枌》中写道:“视尔如荍,贻我握椒”,这种以花为媒的表达被视为插花的原始形式。传统插花艺术在唐宋达到繁荣时期,“为怜寂寞空山里,唤入诗人几案来。”宋代诗人杨万里道出了当年文人插花之风雅,而明代可谓是中国插花艺术的成熟期,一脉相承地追求格调和意境,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唐代视中国相对繁荣稳定的一个历史阶段,插花也欣逢盛世,得以发展。不再局限于民间的闲花野草随意装饰,也不再局限于佛前的供花,而是进入宫廷,成为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唐章怀太子墓出土壁画就有瓶花、石山的图像,从中可以窥见插花在唐代宫廷已成一种风气。当时文化兴盛,绘画、诗词文学已发展到一个为后世所瞩目的阶段。

640.png

进入宋代,插花艺术发展到极盛时期。宋代插花之风盛行,在插花容器、花材、构图、意境及理论上都达到了较高水平。花器研究也有了新进展。宋代人文气息浓郁,精雕细琢的花器既是种草养花的必备之物,也是意趣深致的案前雅器,插花入器,是人对花和器的融合。中国花器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为了迎合各种审美需求,在器型上由瓯式、盆式等早期简单造型逐步过渡为变幻多端的瓶式、尊式、觚式等器型。继五代发明占景盘后,宋朝又发明了三十一孔花盆六孔花瓶、十九孔花插等,可视作现代插花用的剑山原型,对花枝的插置布局已有一定的艺术构思。

640 (1).png

(宋代生活四艺图,古代文人雅士把焚香与烹茶、插花、挂画并列为四艺。此画为明代孙克宏作。)

宋人玩物,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博古”。其中既有鉴赏古器的意思,也包含了“博古通今”的意义。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对铜器的推崇,一度达到痴迷。赵希鹄甚至说“古铜器入土年久受土气深,以之养花,花色鲜明,开速而谢迟……”。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钱选的《鉴古图》中遍可看见形色各异的花器。

640 (2).png

中国传统插花到了元代出现“心象花”和“自由花”形式。花材随意性颇大,诸如竹、桂、莲、佛手、灵芝等等富有象征性。造型不固定,但多以直立或瓶插为主,以简洁、线条活泼居多,创作浪漫,不受拘束。

到了明清时期,是中国插花艺术成熟的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形成中国插花特有风格,追求线条流畅的美感。明代提倡“茗赏”,有著作《瓶史》、《瓶花谱》等,论述全面,为历代之冠。

本季度艺术课堂《雅集趣话》系列就告一段落啦,简单了解了抚琴、焚香、插花,将艺术融于生活,你们都学会了吗?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94344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