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焕然一新——空气净化知识科普(壹)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公里以内的空气层,也就是对流层。大气是由一定比例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固体杂质微粒组成的混合物。就干燥空气而言,按体积计算,在标准状态下,氮气占78.08%,氧气占20.94%,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占0.03%,而其他气体及杂质体积都大约是0.02%。(参考资料:中国大百科全书总委员会《环境科学》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环境科学大辞典》编委会.环境科学大辞典(修订版)[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洁净空气是指未受污染的空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一个人在5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
一、空 气 质 量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世界卫生组织对洁净空气的定义为:负离子浓度达到1000-1500个/cm³,才能称为洁净空气。
二、 空 气 污 染
空气污染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类健康或自然环境的现象。
1、火山喷发时有大量的粉尘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喷射到大气中,造成该地区烟雾弥漫,毒气熏人。
2、雷电等自然原因引起的森林大面积火灾,增加了二氧化碳和烟粒的含量。
一般来说,这种自然变化是局部的,短时间的。大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因自然过程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由大气自我净化过程从大气移除,从而维持洁净大气。
但是,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变坏。
(一)空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
1、可吸入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通常来自于在未铺沥青、水泥的路面上行使的机动车、材料的破碎碾磨处理过程以及被风扬起的尘土。
2、二氧化氮是一种棕红色、高度活性的气态物质,在臭氧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也是酸雨的成因之一。人为产生的二氧化氮主要来自高温燃烧过程的释放,比如机动车、电厂废气的排放等。
3、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4、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由于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运载氧的血红蛋白结合,在极低浓度时就能使人或动物遭到缺氧性伤害。
(二)空气污染的危害哪些?
1、危害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2、危害植物
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伤斑、枯萎);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褪绿)。
3、影响气候热岛效应——在大工业城市,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气中,城市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四周郊区要高一些。
温室效应——从地球上无数烟囱和其他种种废气管道排放到大气中的大量二氧化碳,约有50%留在大气里。二氧化碳能吸收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层空气温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