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试人间第二泉|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时间: 2022年11月28日 浏览次数:
1874
宋代统治者“崇尚斯文”,文人群体更为扩大,文人雅集更为频繁。而宋代亦是茶文化极为兴盛的时代,茶事被称为“盛世之清尚”,从皇室贵胄,文人雅士到平民百姓,都以极大地热情参与到茶事活动中去,兔毫盏也随之兴起。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兔毫紫瓯新,蟹眼清泉煮”,这里的“兔毫”指的便是享有盛名的宋建窑兔毫盏。建窑独特的釉料配方在高温下流动,形成了具有独特美感、形似兔毫的纹饰,故名兔毫盏。
宋 建窑黑釉兔毫盏 无锡博物院藏
此件兔毫盏口沿略外撇,斜壁微弧,小圈足;胎体坚硬,颜色较深;盏内满釉,外壁釉不及底,下腹部垂釉如泪滴。器身釉色不均,口沿呈酱色,口下黄黑色相间,近底处为黑褐色。
宋 建窑黑金釉兔毫盏 福建博物院藏
宋代建窑兔毫盏的兴起,与当时上层社会的斗茶风尚分不开。宋代斗茶用半发酵的膏饼,与今天的茶叶很不相同。斗茶时,把膏饼碾碎,放入盏中,再注入沸水,水面浮起一层白沫。用建盏便于观察茶沫白色,且器微厚还便于保温,因此成为斗试家们的首选。
宋徽宗就对它颇为钟爱,他在《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这里的“玉毫”指的就是建窑兔毫盏。由于帝王喜好的引领,上行下效,建窑兔毫盏名贵一时。
《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中展出的兔毫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