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太湖

时间: 2025年01月18日 浏览次数: 953

三万六千顷,浩荡三州界。山石耸立,果林繁茂,古村炊烟,花开如梦,太湖的每一眼都是画。太湖山水孕育了无锡文化,也孕育了无锡在书画艺术领域的悠久历史。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自己的笔书写了一篇篇富有灵气的千古名章,绘成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山水画。

无锡博物院内就收藏着几幅描绘太湖风光的书画作品。

碧波千顷鼓方回,百舸争流竞奋追

1.jpg

现代 钱松嵒 太湖壮观图

钱松嵒(1899-1985),江苏无锡人,自幼学习传统诗书画,古代文学和传统中国画的功力极为深厚。他横跨两个世纪,经历社会巨变,因此他的书画作品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和深情的韵味,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堪称”承前启后,一代宗师”。


曦初破水云间,渔舟轻启浪花翻

2.png

现代 黄养辉 太湖之晨

黄养辉(1911-2001),江苏无锡人,著名书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金石篆刻家。担任艺术大师徐悲鸿教授的秘书前后长达20年之久,成为徐悲鸿的得意弟子。悲鸿大师曾评价其”于艺卓然有所树立,开中国绘画新境界,知名当世”。黄养辉早年接受过严格的造型艺术训练,并参与铁路工程图的绘制,因此他的书画作品构图严谨,线条工整,色彩明晰。


太湖水天一色时,湖波浩渺踏云翼

3.png

现代 程及 水彩太湖

程及(1912-2005),江苏无锡人,是享誉国际的水彩画家。他以东方人特有的思想文化理念将中国的宣纸、毛笔与西方的颜料、画笔完美结合,将中国水墨画特点与西洋水彩画、油画技法融为一体,形成极为独特、高超的绘画语言,创造出东西合璧 、充满诗意的画境,有”富有诗人想象力的世界艺术家”之誉。


三万六千顷湖水,七十二峰山影秋

b2b4cbdc5570e1473509028dd67d6dbf_640_wx_fmt=jpe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现代 周怀民 秋色满太糊

周怀民(1907-1996),江苏无锡人。他潜心于中国画研究创作,吸取南北两派山水画的书卷气和笔墨情趣,点染之间,朱碧璨然,画面沉厚中又显得生意盎然,神彩流动。他画太湖水纹流动,画远处层峦含黛,画湖边芦苇摇曳,体现了他与家乡山水的魂梦相依。江南才子王昆仑曾赞周怀民作画有”心随画笔到江南”。


太湖秋夕

唐·王昌龄

水宿烟雨寒,洞庭霜落微。
月明移舟去,夜静魂梦归。
暗觉海风度,萧萧闻雁飞。

5.jpg

现代 刘铁平 纸本篆书王昌龄《太湖秋夕》

刘铁平,1946年生于江苏无锡,国家一级美术大师。自幼酷爱文史书画,少年时博临汉碑及先秦文字。擅四体书法,篆、隶俱佳。


正如王昌龄在《太湖秋夕》中所绘,纵然相隔千山万水,太湖的山水气韵、人文气质依旧在文人墨客的诗画中留下永恒的记忆。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98583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