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岩画——中华民族的远古符号(壹)

时间: 2023年04月29日 浏览次数: 1474

1.jpg

宁夏地貌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里的石即“岩画”。岩画是在文字产生之前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描绘或凿磨刻制的图画,它忠实地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蕴含着古代先民的文化和艺术创造力,反映了人类社会文明史和演进史,是“石刻史书”远古时代的呼唤。我国是岩画大国,这些岩画作为中华民族远古共享符号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本院《朔地恋歌——宁夏岩画特展》内容,一起来领略那来自远古的呼唤。

2.jpg

宁夏岩画中的动物群

宁夏岩画是我国北方地区岩画的典型代表。此次展览共展出宁夏博物馆所藏岩画拓片68件,实物6件,这些生动朴拙的岩画,是远古人类的艺术印迹,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创造力,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豪放、雄壮、粗犷、自由的精神气质。宁夏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富。地处西北黄河上游的河套之首,黄河自南向北贯穿其中,远古时期属黄土高原与沙漠、草原过渡地带。这里曾经层峦叠嶂、沟深谷邃、树木葱茏、水草丰茂。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其北部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

6381524770491746419788296.png


参考文献

  1. 《宁夏岩画》,刘思文,《宁夏画报》2022年12月2.《从世界艺术史角度看中华共享符号的生成--以中国早期岩画为中心》,张法,季中扬_,张娜,《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2月


来源:开放部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7545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