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镜风华——唐 真子飞霜镜

时间: 2023年11月06日 浏览次数: 2374

团团宝镜,皎皎升台。

鸾窥自舞,照日花开。

临池似月,睹貌娇来。

1.jpg

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加上中外文化艺术的交流、碰撞与融合,文化艺术发展迅速,铜镜工艺亦得到极大发展,无论是样式、题材、风格,还是铸镜技术,都趋向于成熟。真子飞霜镜是唐代重要的铜镜品种之一,因镜钮的“真子飞霜”铭文而得名。

2.jpg

唐 真子飞霜镜

八出葵花形,直径24厘米

无锡博物院藏“真子飞霜”镜钮的最上方绘有一片祥云,月亮正从云中慢慢升起,在云海下方有一田字格,格中“真子飞霜”四字。图案下方为一潭水波荡漾的莲花池,池中徐徐升起一片荷叶,上面还托起一只乌龟,荷叶作铜镜的钮座,乌龟作镜钮,构思巧妙而自然。在镜钮的右侧有一头戴华冠、褒衣博带、端坐抚琴的高士,在他的身后是一片茂密的竹林和新生春笋,高士面前置有一张长条几案,上面摆着书卷、砚台、香炉,清雅闲适。与高士相对的左侧,有一只振翅欲飞、翘首顾盼的凤凰立于山石之上。

3.jpg

有人将“真子飞霜”镜称为中国古镜史上最富争议性的铜镜,关于其中的含义,在学术界争论千年,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有的认为“真子”应该是人名,“飞霜”是古琴曲调之一;有称“真子”是取修真炼道之意,“飞霜”是裴航遇云翘夫人的故事;也有人认为“真子”为“玄真子”,是古代传说中的神仙,“飞霜”取自“梦入仙楼戛残曲,飞霜棱棱上秋玉”;而日本学者又多将此镜称之为“伯牙弹琴镜”。

现今对于真子飞霜镜的真实寓意仍难以定论,如同清代诗人谢雪在长诗《真子飞霜镜歌》中发出的“此镜千年圆不缺,真子为谁疑未决”的感叹!

参考文献:

刘晓峰:《真子飞霜镜:来自古代时空文化体系的解读》

张清文:《从故宫藏“侯瑾之”铭铜镜看“真子飞霜”镜的本义》

杨洋:《“真子飞霜”铜镜的图像研究》

叶康宁:《“真子飞霜”铜镜新解》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820989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