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乐动童年系列之“声”临其境
你是否被音乐所打动过?
或者用一段旋律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人类的早期社会文明中,音乐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的,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美育观念逐渐增强,形成了审美意识和高尚品德,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音乐是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音乐和文学一样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丰富多彩且富有情趣的内容。
下面,我们将通过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一起来探索音乐的神奇力量,感受圣桑丰富的音乐创作才华及对动物世界的独特描绘。
PART1 动物狂欢节
《动物狂欢节》由法国作曲家圣桑(1835~1921)在1886年2月创作于维也纳,是一部关于动物的幻想组曲,又名动物嘉年华,是由两部钢琴、长笛,黑管、木琴和弦乐组成的五重奏。据说,当时圣桑在奥地利小城格尔蒂参加狂欢节,受好友莱鲍斯之邀为其创作一部作品,于是,这部童趣十足的管弦乐组曲就诞生了。
全曲共14个乐章。每个乐章篇幅很短,仅1-2分钟,但内容却极为丰富。圣桑巧妙地运用不同乐器去模仿描绘各种具象动物如狮子、大象、野驴等,还有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水族馆、鸟舍、骷髅等。整部作品洋溢着诙谐幽默的气息,充满了童趣和隐喻,充分彰显了作曲家独有的才华。
PART2 卡米尔•圣桑
卡米尔•圣桑(Camille Saint-Saëns)
卡米尔•圣桑,自幼便展露音乐天赋,三岁便懂书写,七岁时学懂拉丁文,自行研读唐•乔望尼的总谱。十岁第一次公开演奏后,竟能以记忆弹奏出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他亦因此而声名大噪,名声传遍欧美各地。十三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十六岁时编写他的第一首交响曲。
圣桑多才多艺,早年涉猎地质、考古、植物、昆虫学及数学。热爱天文,入法国天文学会,音乐教学融入天文观测。对动物世界好奇心极大,常将严肃乐曲改编成滑稽品引导学生,更与蚂蚁较智力,训练蜘蛛。这种对动物和昆虫世界的观察和探索,可能正是他创作出《动物狂欢节》这样生动有趣作品的原因之一。
PART3 组曲欣赏
下面,我将选取其中部分曲子带领各位大小朋友一起欣赏这部以动物为主题的别出心裁的作品。
一、《序曲与狮子进行曲》
西晋青釉狮形瓷烛座 无锡博物院藏
开篇由双钢琴奏响序曲,拉开序幕,狮子进行曲随即响起,由钢琴及弦乐奏出,狮子从树林深处,迈着稳健的步子,仰着它高傲的头颅走来。它那健硕的身型越来越清晰,突然它加快脚下的速度,猛的纵身一跃,站在万众瞩目的高处,作者用低音弦乐中的八度半音音阶表达狮子耀武扬威的一声嘶吼。
乐器:两架双钢琴、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
二、《公鸡和母鸡》
清莲溪纸本设色雄鸡图轴(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钢琴的高音部分担当公鸡的角色,而单簧管则代表母鸡。弦乐伴奏的重复音是鸡仔们争相啄食间中一些装饰音作点缀,好不热闹!
乐器:两部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及单簧管
三、《乌龟》
现代华慧贞锡绣《寿龟》轴 无锡博物院藏
这乐章以慢板开始,弦乐缓慢的主题仿佛代表气定神闲的乌龟悠哉悠地畅游在大海中。
乐器:一架钢琴、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
四、《大象》
现代青釉吉象瓷花插 无锡博物院藏
钢琴的柱式和弦和低音提琴浑厚沉稳的旋律,表现出大象笨拙却又憨态可爱的样子。
乐器:一架钢琴和一把低音提琴
五、《水族馆》
元鱼形青玉饰件
双钢琴的琶音演奏表现了海面波光粼粼,弦乐器与长笛演奏出旋律声部,时而竖琴的一声声刮奏增添了海底世界的灵气,表现了海中世界神秘多彩,各种海洋生物畅游其中。
乐器:一支长笛、一把竖琴、两架钢琴、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
六、《天鹅》
元春水玉带扣 无锡博物院藏
旋律声部由低音提琴演奏。勾勒出水波荡漾的湖水中央,一只天鹅身姿婀娜地在水中游荡的绝美画面。它时而挺脖仰首,神气非凡;时而曲颈低头,闲雅胜似仙子,高贵纯洁。
乐器:两架钢琴、一把低音提琴
七、《终曲》
《终曲》是前面曲子的一个大融合,在序奏的引领下,一场真正的狂欢节正式开始,各种动物融入欢乐的海洋之中,在欢快的舞曲中还听见各种前面出现过的动物出来做最后的谢幕,场面热闹非凡。
乐器:一支单簧管、一把竖琴、 一支长笛、一架木琴、两架钢琴、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把低音提琴
参考文献:
《用指尖描绘动物的世界》车莹莹
《如何用音乐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曹玉婷
《孩子们的古典音乐盒——动物狂欢节》温晨、刘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