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冶方抗战时期使用的木箱(贰)

时间: 2017年10月05日 浏览次数: 1190

1941年7月13日,就在这张木箱上,孙冶方针对有些同志存在的经验主义和轻视理论的倾向,化名宋亮,给兼任华中局党校校长的刘少奇写了一封信,请教有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当天刘少奇就亲笔给他写了3000多字的复信,肯定了他的看法,并详细论述了革命理论对指导革命运动的重要意义。后来刘少奇的这封复信,取名《答宋亮同志》,发表在华中局的内部刊物《真理》第2期上,后来又附在刘少奇所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那部著作里,被列为整风运动的学习文件。

1941年的7月下旬,日军集中大股兵力对苏北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转移到盐城与阜宁中间一个名叫汪朱集的地方,党校也随部队迁到那里。这时,苏北新四军的抗日根据地被压缩到盐城以北和阜{宁}海{安}公路以东濒临大海的一个狭长地带。这里大部分是盐碱荒地,草木不生,人烟稀少,产粮不多,人们主要依靠大麦和山芋干过日子,蔬菜根本吃不到,顿顿都是用盐水煮的无酱南瓜汤。而且,就是这样的伙食有时还吃不上。由于敌人不断地出来骚扰,党校不能长时间地住在一个地方,需要经常转移,教学也只能在行军打仗的间歇里进行。这时的孙冶方就随身带着这只小木箱,箱子里放一些教学用的教材和资料,一边行军,一边构思,到了驻宿地,马上就在木箱上把构思好的教案写下来。孙冶方就是这样在游击中讲课,又在游击中编教材,在行军的路上办了一年多的党校。

到了1942年底,盘聚在苏北地区的日军又集中了更多的兵力,准备以盐阜地区为重点,对新四军军部及其直属部队进行“拉网式”的大扫荡。为了避开敌寇的锋芒,华中局和军部决定率领直属机关和部队,向西转移到苏皖根据地的淮南地区,党校也随之迁移到那里。这时的党校,已经前后办了3期。这年的冬天,苏北地区的雪下得很大,孙冶方他们差不多总是踏着积雪在行军。

1943年春天,部队经过艰难的行军打仗,最后终于跨过了大运河和津浦路,开进了苏皖边区的苏南根据地,党校也随之进驻这里。不久,孙冶方调任新的工作岗位,离开了党校。后来,这只小木箱就跟随孙冶方走过了大江南北。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也舍不得扔掉,一直将它带到了北京,完好的保存着。2006年,该木箱由孙冶方的养女李昭捐赠给原无锡革命陈列馆,现入藏无锡博物院。


©2024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0159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