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为新之学古融通
时间: 2020年06月08日 浏览次数:
1365
在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关系中,有“可游可居”、“移步换景”的特点,观赏者可步入画中游览。按照画家所预设的游览路线,不断地想象自己处在画面中景物的某个位置,这种切换是非常紧凑的,同一个景象既是一段欣赏的结束又是另一段欣赏的开始,山水画之"游"在视线的不断切换过程之中充分体现出来。在蔡光甫先生的画中,随着视点的切换,一会儿在山顶、一会儿在水边、一会儿在桥头……我们的视线由近至远,由画面外到画面中,最后到无穷远处,从而完成了一次奇妙的无锡古运河之旅。
西方风景绘画描绘与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审美上有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艺术家通常预设了一个欣赏者的位置,这个位置处于画面之外。人们在欣赏西方绘画时只有站在画面前,站在艺术家预设的位置上凝神画面,才能得到最佳的视觉效果。王梦晗的作品中将中西方的空间特点进行融合,尝试着改变不同的视角和高度,来探索空间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