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成长漫游:紫韵清流•壶起茶聊①

时间: 2024年10月07日 浏览次数: 1384

6401.jpg

180Px.png

在时光的长河中,有一种器物,它凝聚着匠心独运的智慧,承载着千年茶文化的厚重底蕴,那便是紫砂壶。紫砂壶,犹如一位沉默的智者,见证着岁月的流转,诉说着茶与人生的故事。

1.jpg

丁云鹏煮茶图(局部) 无锡博物院藏

紫砂壶的诞生不是偶然,它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在文人与饮茶文化的推动下,不仅使得茶文化提升到一个精神层次,更把紫砂茶器的妙境通过饮茶文化传播开来,因此说茶文化是紫砂文化的开端,更是延续,紫砂文化与茶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jpg

清 陈鸣远东陵南瓜壶 南京博物院藏


1.饮茶方式的变迁与紫砂壶的形成

茶文化的兴起,饮茶方式的特点,是造成了茶具的不同原因,茶的历史也是值得我们所追溯的。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在茶文化的发展中的演变,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没有茶具的发展,就不会有茶文化的大力提高。紫砂壶如何发展成注茶的佳器,还要从饮茶方式的改变开始说起。

饮茶的开端始于汉,盛行于唐。唐朝是饮茶文化繁荣的开始,以煎茶为主,把茶末投入壶中和水一块煎煮,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其后稍为饼样,故谓之一串。茶饼、茶串必须要用煮茶茶具煎煮,这也是茶的最早艺术品尝方式。那时品茶的器具使用的是茶碗、茶壶、茶盏等,唐代的茶壶类似瓶状的,称为注子。

4.jpeg

唐 越窑青釉执壶 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人人们更喜欢点茶艺术,尤好斗茶,亦称茗战。斗茶文化的始于唐,盛于宋,宋人的饮茶较之唐人更加细腻和精致,于是宋代的茶具又有了新的面貌,大量的瓷器茶具开始发展起来。

5.jpeg

斗茶图

到了明代,明太祖的一道禁令,使得饮茶方式出现了一个重大变革,延续几代的团饼茶被散茶所代,就形成了泡茶这种饮茶方式,促进了茶与壶两者的联系,一直沿用至今。紫砂茶具也就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了,紫砂茶壶的出现和流行正迎合了这个趋势。

6.jpeg

明 陈洪绶《隐居十六观•谱泉》卷局部


2.紫砂壶的历史渊源

紫砂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时的紫砂器还处于初创阶段,形制较为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紫砂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文人雅士们对紫砂壶的钟爱,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茶具,更是一种艺术品。

明代的供春被公认为紫砂壶的鼻祖,他以银杏树瘿为原型,制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树瘿壶。此后,时大彬、陈鸣远等紫砂巨匠辈出,他们的作品各具风格,工艺精湛,为紫砂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jpeg

供春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储南翔捐赠

8.jpeg

供春壶 篆书“供春”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清代,紫砂壶的制作工艺更加成熟,装饰手法也更加丰富多样。曼生十八式的出现,将紫砂壶与文人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完美结合,使紫砂壶成为了一种综合艺术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向峰.浅谈紫砂茶器的特点[J].江苏陶 瓷,2016,49(2):27.

[2]牛英杰.紫砂壶设计中的茶文化底蕴之我见[J]. 福建茶叶,2016,38(3):197-198.


图片均来自网络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2671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