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深空深海”系列之“天问”探火(壹)

时间: 2022年07月15日 浏览次数: 2453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中国首枚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北半球的乌托邦平原,它将带领“祝融号”火星车展开火星探测之旅。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成功将火星车降落在火星表面的国家。

640.jpg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

(图片来源: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天问一号”的成功登陆,既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新突破,为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注入强大信心力量。

为什么对火星“情有独钟”

从古至今,人类探索火星的脚步从未停止过。我们为什么如此执着于火星?这或许要从人类的火星情节开始说起。

在古代,就已经有人用好奇的目光去“打量”火星,肉眼看去,那是一个红色的星球,因为荧荧似火,行踪捉摸不定,我国古人称之为“荧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著作中就大量出现了对“荧惑”的记载。

640 (1).jpg

《武英殿二十四史•史记•宋微子世家》影印版

此后的三百多年里,人类主要借助火星冲这样的“自然窗口”才能更清楚地看到火星的表面形貌。

什么是火星冲呢?

火星冲是指火星与地球、太阳几乎成一条直线,约每2年2个月发生一次。此时地球正好处在火星与太阳之间,从地球观看火星时会特别明亮。

6401.jpg

2016 年火星冲的例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再满足于隔岸观“火”,开始把探索的“触角”——探测器伸向火星。

乘风破浪的“天问一号”

两千多年前,“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爱国诗人屈原的《天问》叩击着人类对宇宙苍穹的疑惑。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到嫦娥奔月、神舟飞天、北斗列阵……一代代运载火箭载着我们的航天梦升空。两千多年后,以屈原长诗命名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成功登陆。《天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总重约5吨,由轨道飞行器、着陆器和火星漫游车组成。

640.png

天问一号制动捕获高清效果图

(图片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

我们都知道,探索火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它到底有多难?

几十年来,火星探测成功率仅为一半左右。从1960年到1962年,苏联连续发射5次火星探测器,尽管目标只是“路过”火星,但无一成功。两次在发射时就爆炸,两次进入地球轨道后故障,最好的一次在飞行5个月后失联,探火难度可想而知。而要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并顺利开展工作的探测任务成功率则更低,大约只有20%。由于火星探测计划的高失败率,火星被航天界称为“航天器的墓地”。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1501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