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距离世界(mò)日还有25天!
世界貘(mò)日
每年的4月27日是世界貘(mò)日(World Tapir Day),貘,是奇蹄目、貘科的哺乳动物。貘科仅1属5种。分布于东南亚(亚洲貘)、和南美洲(中美貘、山貘、低地貘、卡波马尼貘)。它们是古老的“活化石”,模样几百万年来都几乎没什么变化。可能大家对貘这种动物比较陌生,这并不奇怪,因为现生的貘类都不产于我国,大家只能在动物园里看到这种动物。但我国古代野外曾有貘类分布。
在先秦的青铜器和汉代的画像石中也常能看到貘的身影,比如这件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倗国墓地出土的貘尊。
无锡博物院的馆藏文物中也有一件和这种神奇动物有关。
元“陈铺造”款貘纹海棠形金带扣: 带扣长8厘米,宽5.5厘米,厚1.1厘米;带箍:长3.3厘米,宽0.85厘米,厚0.6厘米,无锡博物院藏。
此件金带扣由扣和带箍两部分组成,重106.8克,国家一级文物。带扣中空,呈四曲海棠形,正面边缘锤出海棠形凸纹以突出主题纹饰,内锤出动物貘的基本形状后再精细錾刻,貘呈高浮雕状,全身刻密集细长线条兽毛纹,大嘴大眼虎视眈眈,矮足翘尾作回首状,形象生动。背面中心镂刻六朵相连的花瓣。右侧有 “十分赤金陈铺造口”两行阴文款识。带箍两个,呈扁圆形,圈不相连,边缘两侧均刻有匀称线条。
元 “陈铺造”款貘纹海棠形金带扣局部图
钱裕墓出土的这件金带扣,是腰带上的主要装饰,配以带箍,成为近代腰带发展的滥觞。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貘屏赞》中说貘生“南方山谷中,寝其皮避瘟,图其形辟邪”,可见此件金带扣以貘做纹饰有除瘟辟邪之意。而这件带扣的主人钱裕(1247—1320年),字宽父,无锡人,系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的后裔,他是元代时期无锡的豪门富户,葬于至治元年(1321年)。钱裕墓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包括金器、银器、玉器、水晶、玛瑙、琥珀、丝绸服饰、漆器、纸币、木、核器和铜镜等百余件器物,极具历史、科学和工艺美术价值。
新发现
2023年10月25日,在第四届中国考古学大会上,考古学家分享了汉文帝霸陵动物考古的新收获,在先后发掘的23座动物殉葬坑中,发现动物种类共计11个属种,其中就有一种形如猪、鼻如象、尾如牛的“神奇动物”——貘(mò)。霸陵出土的貘骨架保存完整非常珍贵,经同位素分析证实了直到汉代中国北方地区仍然有貘的存在。
距4月27日还有25天,提前预祝大家世界貘日快乐!让我们一起给这个古老的物种送上一份节日祝福吧。也欢迎大家来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展厅来看《大元处士——吴越王后裔钱裕的故事》展览,欣赏这件元“陈铺造”款貘纹海棠形金带扣!
参考文献:
【1】胡松梅,曹龙,张婉婉:《令人叹为观止的西汉皇家苑囿——霸陵与南陵出土珍禽异兽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4日。
【2】胡春良:《绛县西周倗国墓地出土貘尊》,《山西日报》,2020年6月12日12版。
【3】文严,宗禾:《从吴越王后裔钱裕墓出土文物看元代“豪门富户”》,澎湃新闻古代艺术,2021年1月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