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锡文博》来稿格式及注释规范

时间: 2017年02月23日 浏览次数:20593

一、来稿格式

来稿需包括如下内容,顺序依次为:(1)论文标题(含副标题);(2)作者姓名(多位作者姓名中间用空格隔开);(3)内容摘要(200-300字);(4)关键词(3-5个,中间用空格隔开);(5)正文;(6)文末注明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月、职称、职务、所在单位、通联地址、邮编、手机号码、电子邮箱)。

二、注释规范

引文注释均采用文末注(尾注)格式,一律放置于文章结尾,所引注释条目按先后顺序依次编号为[1]、[2]、[3]、[4]……以此类推。现将注释格式分别说明如下:

(一)著作

引用著作的相关信息先后顺序为:(1)责任者姓名;(2)书名;(3)出版者及出版年份;(4)页码。如所引用文献出自撰著,在责任者姓名后直接加冒号;如所引用文献出自编、校等形式,在责任者姓名后加“主编”、“编”等字样后再加冒号;如两个或三个责任者合著或合编,则在责任者姓名中间用顿号隔开;如系三个以上的责任者合著或合编,则在第一责任者姓名后加“等”字。举例如下:

[1]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5页。

[2]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全史》(上),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6页。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齐鲁书社,1981年版,第398页。

[4]苏智良等编著:《去大后方——中国抗战内迁实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二)译著

引用译著需标明责任者国别,国别置于责任者姓名前面;翻译者作为第二责任者,置于原著者汉译姓名之后,中间用逗号隔开;翻译者有两人或三人,译者姓名中间用顿号隔开;翻译者如系三人以上,则在第一翻译者姓名后加“等”字;其余注释格式同上。举例如下:

[1]〔美〕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页。

[2]〔法〕谢和耐著,黄建华、黄迅余译:《中国社会史》,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07页。

[3]〔日〕佐藤铁治郎著,孔祥吉、〔日〕村田雄二郎整理:《一个日本记者笔下的袁世凯》,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4]〔美〕邓尔麟著,蓝桦译:《钱穆与七房桥世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三)资料集与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引用文集析出文献相关信息的先后顺序为:(1)作者姓名;(2)篇名;(3)编者姓名;(4)书名;(5)出版者及出版时间;(5)页码。举例如下:

[1]王曾瑜:《宋朝户口分类制度略论》,邓广铭、漆侠主编:《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

[2]曾昭燏、李济:《博物馆的性质与功能》,李淑萍、宋伯胤选注:《博物馆历史文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3]曾昭燏:《中国博物馆之沿革》,南京博物院编:《曾昭燏文集》,文物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四) 古籍

古籍的标注格式与著作类标注格式基本相同,除需注明责任者所处朝代之外,还需注明刊本、卷次等信息,如是影印本,则在原书名之后标注“(影印本)”字样,如是校注本,则需注明校注者姓名。举例如下:

[1]〔清〕魏源:《海国图志》卷八,光绪二年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2]〔清〕佚名辑:《华氏义田事略》(影印本),《无锡文库》第3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3]〔唐〕陆广微撰,曹林娣校注:《吴地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4]〔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466页。

(五)期刊杂志

引用期刊杂志相关信息的先后顺序为:(1)作者姓名;(2)篇名;(3)期刊名称及卷册号、期号或出版时间;(4)页码,部分期刊文献没有页码,则需在出版时间后注明“原文无页码”字样。举例如下:

[1]何思源:《华盛顿会议中山东问题之经过》,《东方杂志》第19卷第2期(1922年1月),第56页。

[2]金冲及:《清朝统治集团的最后十年》,《近代史研究》2011年第6期,第6页。

[3]李伯重:《八股之外:明清江南的教育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清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8页。

[4]吴镇烽:《秦晋两省东汉画像石题记集释——兼论汉代圜阳、平周等县的地理位置》,《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第56页。

(六)报纸

引用报纸相关信息的先后顺序为:(1)作者姓名;(2)篇名;(3)报纸名称及出版时间。举例如下:

[1]庄希泉:《辛亥革命中的南洋华侨》,《人民日报》1981年10月12日。

[2]魏宏运:《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日报》1995年7月27日。

[3]李治亭:《古籍整理的新开拓》,《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5月28日。

[4]《无锡各界抗敌后援会筹备会为定期举开成立大会通告各界》,《锡报》1937年7月27日。

(七)未刊文献

引用未刊文献(如学位论文、未刊手稿、会议论文、馆藏档案等)除需标注作者姓名、著作名或篇名之外,还需标注文献所属机构、完成时间及页码;引用未出版的会议论文时,还需标注会议名称、地点及时间;引用档案文献时,还需标注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或按原档案自身编排方法标注;引用未刊文献时,需取得资料所有者的授权。举例如下:

[1]余同元:《中国传统工匠现代转型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5年,第76页。

[2]〔明〕华鸿山:《皇华集》卷一,木刻本,无锡博物院藏。


©2024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77928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