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享自在年 巳巳如意春

时间: 2025年02月04日 浏览次数: 1034

灵蛇献瑞,乙巳迎春

锡博春节不打烊

过年期间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欢庆新春的活动

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

相信给众多参与的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就让我们一同回味博物馆里那热闹非凡、精彩纷呈的瞬间吧!

吉祥红包树——新年领祝福红包活动

蛇年春节,无锡博物院被浓浓的年味笼罩,最吸睛的当属那棵满载惊喜的红包树。树上挂满红包随风轻晃,寓意着吉祥和喜庆,承载着我们对观众最美好的新年祈愿。

活动期间,观众只要关注无锡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就能参与从红包树上“摘”红包的环节。大家围在红包树前,眼中满是期待,打开红包时,惊喜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管是精美的文创产品,还是有趣的小书签,都让每一位参与者成为了幸运儿。此次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氛围,更让大家在互动中感受文化魅力,收获满满幸福。

红包树2fb.jpg

初一:印福纳吉——非遗“雕版印刷”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下,一场非遗雕版印刷活动在大年初一的锡博拉开序幕,带大家回归传统,探寻古老技艺的魅力。活动现场,社教老师首先展示了雕版印刷的历史脉络。它起源于隋唐,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从古老的经卷到精美的书籍,雕版印刷推动了知识传播,让文明得以延续。

随后是实操环节,大家洗净双手,拿起滚轮,蘸取油墨在雕版上均匀涂抹,墨香瞬间四溢。接着,小心翼翼地覆上宣纸,用马莲轻轻地在纸上打圈,力度需恰到好处。在马莲起落间,文字与图案逐渐清晰,仿佛穿越时光而来,从历史深处跃然纸上。大家手持作品,满心欢喜,有人印出代表蛇年的生肖,有人再现寓意吉祥的传统图案。这些作品不仅是印刷成果,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传承。

雕版1fb.jpg雕版3fb.jpg雕版4fb.jpg

初二:纸上乾坤——非遗剪纸体验

剪纸,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凝聚着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中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纸文化的发展,而剪纸作为纸艺的一种形式,既是文化之舟,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又是心灵之窗,映照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

大年初二,无锡博物院有幸迎来了 50组亲子家庭,共同参与“纸上乾坤——非遗剪纸体验”活动。活动开始,社教老师详细阐述了剪纸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不同地域风格的特色,带领大家深入了解剪纸艺术背后的深厚底蕴。接着,小朋友们在社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小手灵活地转动着剪刀,咔嚓咔嚓声中,一张张红纸逐渐蜕变为活灵活现的小蛇剪纸,形态各异,妙趣横生。看着自己的创意之作,孩子们的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成就感油然而生。一时间,剪刀的开和声、纸张的摩挲声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传承非遗文化的美妙乐章。

剪纸1fb.jpg剪纸3fb.jpg剪纸4fb.jpg

初三:锦蛇迎春——羊毛毡挂饰制作体验活动

羊毛毡,采用羊毛制作而成,是人类历史记载中最古老的织品形式,它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同时也因为其柔软的材质、治愈般的触感,近几年来受到了手工界的青睐。

大年初三,锡博带领大家体验小龙羊毛毡挂饰制作,感受羊毛纤维在指尖的轻柔可塑。活动开始,社教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羊毛毡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巧,指导大家如何使用戳针进行塑形、颜色搭配等。随后,大家以针为笔,用线织梦,通过戳戳、拼接、编织等方式,让一块块普通的羊毛毡变成了形态各异、富有个性的作品。小小的戳针遇上灵巧的双手,让你感受色彩与艺术的碰撞,感受传统民俗的魅力,“针”的很不“戳”!

羊毛毡2fb.jpg羊毛毡3fb.jpg羊毛毡1fb.jpg

初四:博物馆里过大年 弹拨乐专场音乐沙龙

本次“博物馆里过大年•弹拨乐专场音乐沙龙”活动圆满落幕,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活动中,来自各地的弹拨乐艺术家们齐聚一堂,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为现场观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演出。艺术家们演奏了《金蛇狂舞》《喜洋洋》《春江花月夜》等多首经典曲目,旋律优美动人,让人陶醉其中。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此次活动不仅为观众们提供了一个欣赏高雅艺术的平台,同时也丰富了大家的节日文化生活,让大家在博物馆里度过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新年。通过此次活动,观众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沙龙1fb.jpg

初四:积祥如意——指尖筑新春活动

五彩斑斓的积木块,如同童年的梦幻碎片,等待着我们去拼凑、去创造。这场亲子积木之旅,不仅考验着大家的空间想象力,更展现着家人之间情感与默契。

大年初四,家长孩子们卷起衣袖,一同走进了积木城堡,他们专注地研究着图纸,讨论着最佳的搭建方案,有时也会因为一个小小的创意分歧而争论不休,但那份纯真灿烂的笑容始终挂在脸上。大家携手筑建了通往梦想与未来的桥梁,用智慧和创意搭建出专属于新年的美好光景。

积木1fb.jpg

初五:非遗的艺术——民间工艺大师展演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智慧与精神,无锡坐拥众多国家级非遗。大年初五,无锡博物院举办了一年一度的“非遗的艺术—民间工艺大师表演秀”。现场汇聚了众多本土非遗传承人,他们展示绝技,为市民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细腻典雅的精微绣、古朴清雅的留青竹刻、憨态可掬的惠山泥人、温润如玉的紫砂壶……每一项技艺都令人叹为观止。观众们在现场零距离与非遗项目接触,亲身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无穷魅力。

大师1fb.jpg大师4fb.jpg

初六:竹影探春——竹编画制作体验活动

竹编,这门古老而迷人的手艺,既是生活智慧的结晶,又是艺术殿堂的瑰宝。竹子被精心挑选而出,经过削皮、打磨、刮削等一系列细腻工序,最终变成柔韧细腻的竹丝。匠人们以这些竹丝为“绘线”,竹片作“画布”,巧妙编织,一幅幅生动逼真的画面便跃然眼前,栩栩如生。

瞧~~大家在社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着经纬编织的基础技法。大家纷纷发挥创意,巧妙搭配不同颜色的竹丝,将精心挑选的图卡固定于竹编板上,再细心装入相框之中。在大家的一挑一压,经纬交错间,原本散乱的竹片逐渐汇聚成形,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深厚韵味,更融入了新年的创意与美好期许。

竹编2fb.jpg竹编4fb.jpg

初七:好戏登场——皮影戏手工diy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寻找一份静谧与文化的滋养,成为了许多人内心的渴望。本次皮影戏手工活动吸引了众多皮影戏爱好者参与,让参与者们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中,大家首先了解了皮影戏的历史渊源和艺术特色,随后亲手制作了皮影戏人物。在制作过程中,参与者们发挥创意,精心雕刻、上色,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皮影人物在他们手中诞生。大家不仅体验到了皮影制作的乐趣,还深入了解了这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制作完成后,参与者们分组进行皮影戏表演。通过幕布后的灵活操作,皮影人物在光影交错中演绎出一幕幕精彩绝伦的故事。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气氛热烈而温馨。此次活动不仅让大家亲手触摸到了传统文化的脉搏,更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

皮影戏3fb.jpg皮影戏4fb.jpg

<结语>

在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圆满落幕,回望这段时光,我们共同见证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从精美的展品到生动的讲解,从趣味横生的互动体验到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每一个细节都让人难以忘怀。这次活动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也激发了我们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待。感谢每一位参与者的热情与支持,愿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访问总计:4787329 苏ICP备102075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