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锡博讲坛丨“伊犁天山古道历史、民族与文物古迹”讲座回顾
活动时间: 2017年9月22日(周五) 14:00 - 16:30
活动地点:无锡博物院西区负一楼报告厅
视频已结束
详细介绍
9月22日,为配合我院《奔腾岁月——新疆伊犁草原文化与民族风情展》,“锡博讲坛迎”特邀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研究员安英新老师,给大家做了一期“伊犁天山古道历史、民族与文物古迹”专题讲座。通过安英新老师的讲解,让在场观众对伊犁天山古道的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伊犁地处祖国西北边陲、天山以北的河谷地带。在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果子沟、那拉提峡谷、夏塔“冰岭”古道等为主的连接河谷内外的交通要道。
1、天子王母 梦幻西域
伊犁河流域在远古时期就已有人类活动,并且从细石器时代开始,伊犁河谷地区已经和中原地区有了密切的交通往来。在商周春秋时期,中原大地上的人们已经有了西域山川、地貌、物产的记述。
2、汉乌结盟 西域归汉
张骞出使西域,汉家公主远嫁,常惠赤谷屯田,促进了汉朝中央政府与西域乌孙的结盟,达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的,揭开了西域纳入祖国版图的历史序幕。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在乌垒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归入国家版图,乌孙国归属西域都护府。
3、大唐雄风 拓土万里
唐显庆年间,唐朝将领苏定方、阿史那弥射平定了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乱,西域诸国均归唐朝所属。天山以北有北庭都护府,伊犁河流域有昆陵、濛池都护府。在伊犁河谷建有洁山都督府、嗢鹿州都督府安置各部游牧。
小洪纳海石人
有专家考证,西突厥泥利可汗的墓葬就是小洪纳海石人墓。
4、蒙古铁骑 中央帝国
蒙古兴起于漠北,公元1127年成吉思汗西征中亚花剌子模帝国。成吉思汗把征服的广大土地分封给他的次子察哈台,察哈台汗国便在察哈台封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察哈台汗国在天山古道、中西交通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今天伊犁对外交通的基本格局。
元代青花凤首扁壶
5、亦力把里 奉明正朔
明朝建立前后,察合台汗国已分裂为东西察哈台汗国。中外史籍对东察哈台汗国分别称之为东察哈台汗国、别失八里汗国、亦力把里汗国等。天山古道见证了明朝初期发生在这片热土上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亦力把里汗王歪思奉明正朔,遣使朝贡。
歪思汗麻扎
6、伊犁将军 一统南北
清朝中央政府平定准格尔之乱、大小和卓之乱后,重新统一新疆,实行军府制,即设伊犁将军。
伊犁将军,全称是“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立,是清朝中央政府管理今新疆天山南北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帕米尔高原广大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
伊犁将军府
7、辛亥举义 抗战通道
1912年1月7日伊犁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在新疆伊犁的封建统治,成立“中华民国新伊大都督府”。抗战时期,伊犁成为延安通往苏联的重要通道,一大批中共领导人通过这里前往苏联,苏联援助中国抗战的物资也通过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日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