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南商业货币券

该套“江南商业货币券”,是抗战时期苏南抗日民主政府发行的辅币,面值分壹角、贰角、伍角三种。壹角券、贰角券正面都以江南寺院、古迹为主图,伍角券仅以几何图案为饰,均为平版印刷,制版精良。其中贰角币和伍角币正面分别有“积成拾角兑付国币壹圆”和“每拾角兑付国币壹圆”等字样,1940年印制,1941年间流通于苏南抗日根据地。

1940年5月,谭震林化名林俊,奉调进入苏南东路(宁沪铁路线常洲以东)地区,任江南抗日救国军司令兼政委、中共东路军政委员会书记,创建了苏(州)、常(熟)、太(仓)和澄(江阴)、锡(无锡)、虞(常熟)抗日根据地。当时在苏常太、澄锡虞抗日根据地的流通领域内,曾一度发生了市镇、农村辅币缺乏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日寇大肆搜括战略物资,特别是对银元,银毫及铜元的大量掠夺,造成了市面辅币的紧缺。此时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代币券、流通券,乃至出现了擅自发放的圆以上主币,造成货币可以自由发放的混乱状态,货币管理已经到了无权威和无法制的局面。据苏州党史资料《抗日中的东路》记载,当时货币“紊乱情状,达于极点,既无基金之保证,又乏法定之手续,致成任何人均可发行,漫无限制之现象,纸券、竹筹、铅币充斥市场,甚至赌场筹码,亦皆通用。券面金额分、角、一元固无论矣,五元竟亦有之,种类复杂,甲地之券,不能用于乙地,使用者颇多困难。长此以往,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甚大焉。”

为使各地票券趋于统一,巩固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与社会稳定,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对根据地内部进行货币整理。1941年春,苏南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专署)经济委员会发布《整理与取缔代币券的暂行办法》,并成立商业货币券基金保管委员会,发行“江南商业货币券”。原先各公团、行商及个人发行的代币券等辅币逐一收回销毁,并依法申请领取使用“江南商业货币券。申请经批准后,需将其基金20%不动产契书或单据一并缴送基金保管委员会保管,再凭收据领取新券,新券加盖暗记后方可使用。由此可见,“江南商业货币券”之发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而且有充分的准备基金保证。所以,“江南商业货币券”发行后,信誉很高,群众普遍欢迎,在苏南抗日根据地流通无阻,成为当年根据地内主要使用的一种辅币,原有的不良币券被逐一清除,根据地内各地区货币渐趋统一。

然而,当时的伪政权极力禁止“江南商业货币券”的发行和流通,宣布“凡收该货币者,即以扰乱金融罪论”。1941年7月,日伪集中重兵开始对苏常太地区进行“清乡”。8月上旬,在日伪对澄、锡、虞地区实施第二期“清乡”前夕,新四军六师师部和江南区党委为适应斗争需要,决定撤销专署(即专员公署)、县、区三级公开的抗日民主政府。9月,日伪相继进入澄锡虞地区,开始第二期的残酷“清乡”,根据地大部分地区重新沦为日伪统治。此时,伪政权的清乡委员会到处张贴布告晓谕,要求严密查禁“江南商业货币券”。同年11月19日,又在苏州伪政权办的《江苏日报》上刊载《布告晓谕》“严密查禁使用”,并刊载了“江南商业货币”壹元券正背照片,要求市民收到此钞立即焚毁,不得藏匿。“江南商业货币券”被迫停止流通,大批新券毁于战火。

该套“江南商业货币券”辅币,是当年江阴祝塘镇一农户冒着生命危险,将它藏于屋背瓦当之中,躲过了日伪的“清乡”搜剿,直至1988年其后人拆屋时才被发现。

(肖根荣)

江南商业货币券.JPG

面值壹角的江南商业货币券:纸质。长12.5厘米,宽6厘米。

江南商业货币券 (2).JPG

面值贰角的江南商业货币券:纸质。长10厘米,宽5厘米。

江南商业货币券 (1).JPG

面值伍角的江南商业货币券:纸质。长10厘米,宽5厘米。


联系电话:0510-85727500或85727600

联系地址:无锡市钟书路100号

邮政编码:214023

© 2024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苏ICP备10207535号 Email:wxbwy5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