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博新展|百年静守惠山土——纪念王木东诞辰100周年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28日(周二) - 11月07日(周日) 展览地点: 中区二层展厅

展览名称

百年静守惠山土——纪念王木东诞辰100周年作品展

展览时间

2021年9月28日(周二)—11月7日(周日)

展览地点

无锡博物院中区二层展厅

AX.jpg

内容介绍

王木东(1922——2020),辽宁人,美术教育家,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顾问。1988年,被国家轻工部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光荣称号;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对文化事业有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工艺美术终身成就奖”;2008年,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亚太地区分会评为“首届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泥塑)”。

asd.jpg


王木东早年留学日本学习雕塑、油画,归国后任教于南京,1953年调入无锡,负责惠山彩塑艺术的抢救、发掘、整理、传承和人才培养工作,自此开启了六十多年与泥人、与惠山、与无锡的不解之缘。值此先生百年诞辰之际,我们举办“百年静守惠山土——纪念王木东诞辰100周年作品展”以彰显对老艺术家的深切缅怀。

展览概况

展览分为“东渡师匠心”“造像汇中西”“寄情锡惠间”三个部分,甄选王老近几十年来的精品力作,涵盖油画、素描、雕塑、彩塑、国画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作品既承袭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技巧,又糅合了西方艺术精髓,全面回顾了王木东漫长耕耘的艺术生涯,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了解王老献身艺术、热爱无锡、奉献社会的崇高风范。

展品简介

微信稿图3:俯卧-水彩素描fb.jpg

俯卧 水彩素描

罗丹曾说:“自然中任何东西都比不上人体更有性格”,基于所习专业方向之故,在王木东的艺术生涯中,研习了众多人体素描、油画作品。王老的水彩素描人体常利用简约和流畅的线条,以明朗清晰、细致简单的笔法,展示人体的动态变化,之后再以水彩润饰,使作品具有朦胧意境,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

微信稿图4:敦煌--油画-26×36fb.jpg

敦煌 油画

本作将单纯的色彩加以渲染,整幅画面笔触自由舒展、朴实无华,显得理性平和、张弛有度,远景天空、山脉与近景树林、公路、房屋的蓝、黄、绿、灰,将色彩排列有序并达到风景画形式美的境界,在宁静之中彰显出西北戈壁的苍茫雄浑与莫高窟的恢宏壮丽。

微信稿图5 :蒲廷英肖像 油画  25×18.JPG

蒲廷英肖像 油画

蒲廷瑛,王木东夫人,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毕业,曾在南京师范等院校任教,1954年调至惠山泥人研究所,负责惠山泥人彩绘研究与训练班的教务工作,培养了一大批惠山泥人工艺美术大师。同时蒲廷瑛亦为技艺高超的油画家,在2016年将自己创作的油画作品同王木东作品一同无偿捐赠予无锡博物院收藏。

微信稿图6: 阿炳胸像 高20.JPG

阿炳胸像 高20cm

瞎子阿炳以一曲《二泉映月》名扬天下,王老手中的阿炳神态看似平和,但却又散发着由平静渐入深沉之感,好似沉浸在《二泉映月》跌宕起伏的音乐之中,进而悲怆艰涩,契合了阿炳所处时代社会底层的心境,饱含着人世间的辛酸。

微信稿图7:水月观音 高34.5.JPG

水月观音 高34.5 cm

水月观音以磐石为座,呈游戏坐姿,左臂于身侧撑座,似凭几倚靠,右腿上曲支地,右臂轻置其上。观音像首高肉髻,面部刻画细腻,容貌端庄,高贵典雅,天衣服饰线条流畅繁复,造型体态婀娜、优雅舒展,呈现悠闲自得之态,给人柔和宁静、安恬适然之感。

微信稿图8: 穆桂英挂帅 高28cm.JPG

穆桂英挂帅 高28cm

惠山泥人的制作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此件作品穆桂英的动作、神态、头饰、服饰等皆刻画精细、装饰繁复,人物全身色彩以大红为主色调,上衣绣绿叶牡丹花,并有蓝色与黄色飘带相间,腿部饰以海波纹。作品整体装束色彩纹样绚丽,搭配鲜艳而不失协调,完美表现出穆桂英英武阴柔与秀气豪迈之美。

四大美女fb.jpg

四大美女 高28cm

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玉环

微信稿图10 寄畅园御碑亭望锡山  67×44 cm.JPG

寄畅园御碑亭望锡山 1998年

此作所绘为在寄畅园御碑亭前眺望锡山之景,画面中远景龙光塔伫立于锡山之巅,郁郁苍苍的山林中气韵氤氲。寄畅园营造之时充分利用山麓地形,以眺望园外山光塔影为借景,与园内人文建构、山石树木形成林泉之景,一直被视为园林借景中的典范,也是艺术创作的极佳视角。

微信稿图11:京杭大运河黄埠墩 67×44 cm.JPG

京杭大运河黄埠墩 2014年

画面中黄埠墩矗立在大运河河道中心,往来船只络绎不绝,岸边的高楼大厦与过往船舶相映成趣、动静相宜,将城市人文建筑与现代景观完美融合。又名“小金山”的黄埠墩因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而得名,已巍然屹立于运河中心2400余年,成为无锡的城市象征。

微信稿图12:愚公谷荷轩俯瞰 67×44 cm.JPG

愚公谷荷轩俯瞰 2018年

联系电话:0510-85727500或85727600

联系地址:无锡市钟书路100号

邮政编码:214023

© 2025 无锡博物院版权所有   @武汉数文科技技术支持 苏ICP备10207535号 Email:wxbwy5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