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博新展|玲珑神致 冰玉匠心——福建博物院藏明清德化瓷器精品展
展览时间:2021年8月2日—2021年10月17日
展览地点: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展厅
此次展览由福建博物院、无锡博物院联合举办,遴选出福建博物院藏明清德化窑瓷器精品84件(套)。
明德化窑白釉观音立像
明德化窑堆贴梅花双耳三足炉
德化的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开始兴盛,以烧造青白釉、酱釉瓷为主,产品经由泉州港源源不断销往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明代德化窑生产出最具代表性的白釉瓷器,因凝脂润玉的质感,被欧洲人誉为“中国白”(BLANC DE CHINE)。清代德化窑产品以青花瓷、彩瓷为主。千年不熄的窑火造就了德化瓷这颗中国陶瓷艺术殿堂中的不朽明珠。
清德化窑印花四耳八足炉
本次展览将明清两代德化瓷器精品汇集一堂,产品形制丰富多彩,既有形神兼备的人物塑像,又有庄重典雅的陈设供器,还有精巧别致的文房雅玩和温润朴实的日用器皿。通过四个板块,向无锡观众展现德化窑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德化窑的历史
德化县地处福建中部,泉州市东北,其建县历史可上溯至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山城德化是“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其形胜甲于诸邑”的一方宝地。这里横亘着有 “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系,植被茂密,丛林葱郁,为烧窑制瓷提供了大量燃料。绵延的群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高岭土环形矿带,更是广泛分布,且品质十分优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与便利的水陆交通使得德化成了烧造瓷器的绝佳场地。
德化县地理位置
德化县县城
德化瓷器生产历史悠久。考古资料表明:新石器时代晚期,德化地区已开始烧纸印纹陶器,商周时期已有窑炉烧制印纹硬陶与原始青瓷。唐宋以来,随着海上交通蓬勃兴起,德化瓷器沿海上丝绸之路畅销海外。元代,泉州港发展为“东方第一大港”,外销瓷在德化瓷器生产中所占比重更大,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盛赞德化瓷器“既多且美”。明代德化白瓷独树一帜,瓷质细腻坚致,仿若白玉,时人称“象牙白”、“猪油白”、“鹅绒白”等;产品器类上发展出了最具代表性的任务塑像,涌现出了以何朝宗、何朝春等为代表的一批陶瓷雕塑大师。进入清代以后,青花瓷、粉彩瓷代替白釉瓷器逐渐成为德化窑生产的重点。
据考古调查,德化境内古代窑址分布十分广泛,目前计有239处。其中商周时期1处,唐五代时期1处,宋元时期42处,明代32处,清代177处,民国55处。
屈斗宫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