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微课|寻衣问道·肩上霓裳①
时间: 2025年05月03日 浏览次数:5
轻轻抖开一片云肩,就像打开了一幅流动的东方画卷。当我们凝视古画中的仕女,或博物馆里陈列的华服,总会被她们肩头那一抹精致的云纹所吸引。这个曾在古代女子肩头摇曳生姿的配饰,历经千年流转,如今又带着独特的韵味,悄然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它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文化史。
清·禹之鼎《乔元之三好图》局部
01.从宫廷到民间:云肩的前世今生
云肩作为领肩部装饰的服饰品,以人体颈部为中心,披覆在肩部四周,常以云纹形、如意形等造型收边,并施以多彩刺绣,缀饰彩色流苏,如云霞在身,故称为“云肩”。
大英博物馆展示云肩
早在秦汉与魏晋时期,云肩就初现身影,不过那时它是作为宗教艺术中的装饰,带着几分神秘的色彩。
到了隋唐,云肩逐渐从神仙身上“下凡”,成了宫廷女子的时尚单品。贵族们在云肩上大做文章,用金线绣上繁复的花纹,镶嵌各种珍贵的宝石,每一片云肩都彰显着皇家的奢华与尊贵。
宋代云肩进入文人审美体系,形制趋向雅致。分片式设计暗合”天圆地方”宇宙观,四片垂角象征四季轮回。随着纺织业发展,云肩在市民阶层中普及,临安城商铺出现专门制作云肩的”肩儿铺”,普通百姓可在婚嫁时租用绣花云肩。
元代云肩融入游牧民族特色,出现大量云纹与鹰隼图案。此时云肩结构出现六合式与八仙式多层叠加设计,边缘装饰从流苏发展为珍珠玛瑙串饰。元朝官府颁布《大元通制》,明确规定五品以上官员云肩可用金线,平民禁用织金材质,这种等级制度加速了云肩工艺的精进。
而到了明清,云肩彻底“飞入寻常百姓家”。普通女子也能用灵巧的双手,在布料上绣出花鸟鱼虫,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姑娘出嫁时,一件精美的云肩更是必不可少,它承载着家人的祝福,寓意着婚后生活如彩云般绚烂。
(图源网络,权侵删)
参考文献:
[1]郭丽、王嘉新:《传统云肩纹样在现代丝巾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2]赵盈:《云肩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的美学研究》[J] ,《辽宁丝绸》,2023年第3期,第40-41页。
[3]龚有月.近代云肩的造形艺术解析[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9(04):28-35.《论唐代服装的特点》彭歆
[4]邢乐,梁惠娥,刘丹丹.论云肩之缘饰工艺及其美用价值[J].纺织导报,2014(02):78-81.《唐代服饰的历史演变与艺术特征研究》焦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