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正在建设中,敬请期待...

确定

乐学锡博|寄畅园园林文化系列学习之园里江南④

时间: 2023年10月25日 浏览次数:3100

清代嘉庆道光朝寄畅园

嘉庆、道光两朝,满清政权以守成为主,没有大的发展,皇帝停止了南巡,寄畅园也进入平稳期,没有太多变化。乾隆年间还是秦氏首富的秦瑞熙,到了道光年间家道中落,其不肖后裔竟然打起了祖园树木的主意,悄然来到寄畅园靠盗伐大树,变卖木材来维持一时的生活。道光二十六年,秦氏族人为了保全树木,他们将寄畅园所有树木建立树木清册,写明树木名称、坐落、棵数、大小围圆。每逢春秋祭祀,就有各房族派代表根据树册所载逐一清点。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措施,才使寄畅园的树木悉数保护,芬芳百年,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树木繁盛荫翳的寄畅园。

清 董诰《江南十六景·寄畅园》.jpg清 董诰《江南十六景•寄畅园》


晚清民国寄畅园

1860年清军与太平军在惠山激战,兵火延烧到寄畅园,园内建筑仅保留下双孝祠和凌虚阁。1883年,秦宝瓒开始修复寄畅园,重建知鱼槛,修缮凌虚阁。1924—1925年间,寄畅园遭军阀战火焚烧,西式大楼等被毁。1925年,成立寄畅园董事会,秦亮工任园董,用春秋两祭余款,量力修理,陆续重建清响斋、长廊、涵碧亭、含贞斋等。1937年,日寇轰炸,寄畅园饱受催残,双孝祠被毁,留下断垣残壁。之后,园景荒芜,一度为外族租为茶室、照相馆。

寄畅园凌虚阁fb.jpg凌虚阁


中华人民共和国寄畅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2年无锡完成土地改革,秦家无力维持寄畅园,将其捐献给政府。园林部门接管寄畅园后,立即出资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1954—1956年间,其东面围墙因市政筑路内缩数米,将原大门北移,另建新门;对知鱼槛等建筑进行全面修葺,绿化景观,堆砌假山;将清代所建原无锡县贞节祠改建后形成以秉礼堂为核心的庭院建筑群,复归寄畅园并于其南开新门与惠山寺相通。1955年寄畅园作为景点对游人开放,昔日私园变成公园。此后,陆续修复八音涧、嘉树堂、邻梵阁、梅亭等。1988年1月寄畅园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修复凌虚阁、先月榭、卧云堂等,2000年国庆完成全部项目并竣工开放,寄畅园基本恢复全盛期的园貌。

八音涧.jpg

八音涧

远望先月榭.png

远望先月榭


寄畅园具有500年的建园史,名声卓著,流传有绪。尽管经历了明、清、民国三朝,但寄畅园依然保存了基本的建筑框架、山水布局和比较原真的造园艺术,苍凉廊落,树林阴翳,远山近水,交相辉映。可以相信的是,未来的寄畅园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黄晓 刘珊珊《寄畅园的始建年代、沿革分期与重要议题》

黄晓《凤谷行窝考——锡山秦氏寄畅园早期沿革》

金石声 《明代宋懋晋<寄畅园图册>图像解析》

金石声 《老金说惠山——寄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