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正在建设中,敬请期待...

确定

赴一场茶会之约 听一段无锡往事

时间: 2023年02月16日 浏览次数:2743

赴一场茶会之约 听一段无锡往事

——无锡博物院“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纪实

1.jpg

“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场景

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扬文,汇集众多精品文物,立体展现茶文化精髓,将无锡的故事讲给世界听。2022年9月28日,无锡博物院“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盛大启幕,将一个“最无锡的展览”呈现在观众面前,共品江南茶韵,共话古今茶事。

打造“最无锡的展览”

江苏省无锡市茶文化底蕴深厚,惠山茶会是江南文脉、无锡文化的一张鲜明的文化名片。自茶圣陆羽评定惠山石泉为天下第二泉后,这里就成为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汲泉、品茶论道的胜地。为继承和弘扬无锡丰富的茶文化,四年前,无锡博物院即着手筹备惠山茶事展。此次特展以“惠山茶会”为主题,深挖无锡博物院馆藏资源,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等全国十余家知名文博机构,总计近120件展品,从人文地理学出发,强调“景与物—人与事”之间的内容联系与空间叙事,突出无锡地方特色、弘扬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经典传承价值,让更多观众了解我国茶文化史上这一经典雅事。

展览分为“山中有盛名”“名山聚名士”“归山煮新茶”“新茶引风尚”四个单元,讲述从唐至今无锡的千年茶文化发展历史,重点描述惠山茶会这一重要的文化事件,以及它对宫廷茶事、文人茶事乃至世界茶文化的影响。

展览开篇以“惠山”为引,通过“天下第二泉”拓片、《文嘉二泉图卷》等文物,直入主题,讲述惠山茶事的兴起;第二单元结合与惠山相关的文人雅士,突出无锡本地文人群像及其与惠山之间的联系;第三单元是整个展览的高潮所在,这部分围绕惠山茶会的历史传续、文化互动展开,汇聚唐、宋、明、清不同时代与茶文化相关的文物,讲述茶会雅集及其延续,并着重突出“乾隆茶事始惠山”、无锡惠山茶会对宫廷茶事的影响,通过对比无锡惠山茶会与紫禁城中的“竹炉山房”,展示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展览尾声,讲述以惠山茶会为代表的中国明清文人饮茶文化,从物质上和精神上对国际和中国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让更多观众从中了解我国茶文化史上这一经典雅事。

本次展览将无锡地域文化凝练出来,从中发现文物背后的故事并展示给观众,不仅凸显了无锡的地方特色,展现无锡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打造“最无锡的展览”,传承中华文脉,讲好无锡故事。

把茶文化故事讲给世界听

无锡的茶文化于唐源起,宋时发展,元时承续,明清繁盛。以惠山茶会为代表的江南茶事,如隐士高洁之风,浸润在清澈纯净的惠山泉水中,凝聚在历代文人雅士的笔墨创作里,舒放性灵,传承至今。如何将茶文化故事讲给世界听,很大程度体现在展品的选取与呈现上。本次展览中的近120件展品,每一件都经过策展团队的深思熟虑,凝聚成一条完整的故事线,述说着茶文化的前世今生。通过本次展览,观众可以追寻历代脚步,在书画中遨游,细观一件件器物,穿越时空凝视,与古人神交,探寻千年茶香。展品以无锡博物院藏品为主,深挖馆藏资源,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同时将文物“请进来”,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来自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广州博物馆等多个文博单位的珍贵藏品。

此次展览中,无锡博物院展出了《文嘉二泉图卷》《丁云鹏煮茶图》《祝允明草书唐宋词卷》《寄畅园五十景图册》等重量级藏品。《丁云鹏煮茶图》还原了明代文人煮茶的场景,《文嘉二泉图卷》又让我们看到明时惠麓二泉的实貌。文人雅集与茶会密不可分,私人园林也是文人雅士钟爱的聚会地点,在那里品茗作画,吟诗对棋,尽得风雅,《寄畅园五十景图册》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雅集佳境,难得的是,这也是《寄畅园五十景图册》首次完整展出,观众可逐一观看,尽览全貌。再结合展览中其它书画、茶器、文房用具等,观众可以深切感受“竹炉”风雅。

故宫与江南渊源颇深,故宫文物与江南文化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次展览特别向故宫博物院商借“清竹茶炉”“明永乐款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以及《清弘历摹唐寅事茗图卷》等多件与茶文化相关的重量级藏品,成为此次展览中的明星展品。

640.jpg

“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场景

“竹炉匪夏鼎,良工率能造。胡独称惠山,诗禅遗古调。腾声四百载,摩挲果精妙。陶土编细筠,规制偶仿效。水火坎离济,方圆乾坤肖。讵慕齐其名,聊亦从吾好。松风水月下,拟一安茶铫。独苦无多闲,隐被山僧笑。”乾隆在《仿惠山听松庵制竹炉成诗以咏之》中对竹茶炉的喜爱溢于言表。乾隆南巡前便对竹茶炉倾慕不已,第一次巡幸无锡即“啜茗于竹炉山房时,案列古玩,皆不注视,惟于古竹茶炉,再三抚玩”,回京后,乾隆下令依照惠山竹茶炉为原型,仿造了多件同款。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至少为自己各处的茶室订制20座以上的竹茶炉,这次展出的就是其中一件。此件竹茶炉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细致圆润,古朴雅致,为首次来锡展出,是无锡茶文化的有力见证。此外,还展出如南京博物院藏“清陈鸣远东陵式紫砂壶”、首都博物馆藏《清沈周碧山吟社图》、福建博物院藏《明摹刻古香斋藏蔡襄帖木刻板》、中国茶叶博物馆藏“唐白釉花口带托盏”、广州博物馆藏“清乾隆广彩锦地开光人物纹方形瓷茶壶”等多件珍贵藏品,共同讲述千年茶事。

惠山茶会影响深远,有关诗文书画更是蔚为大观,记载着这百年风流事件。为了更深入地讲好茶文化故事,无锡博物院还将特别举办惠山茶会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与茶文化、展览有关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惠山茶会的文化色彩与传承发展,以及明清文人茶会、中国茶文化等议题。这将是一场精彩的学术盛会,追寻往昔,探究源流。

创新展陈形式,引领观展时尚

“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一经推出,便引起热烈反响。在展览形式上,该展览注重空间营造和新技术的应用,力图打造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观众步入展厅即可进入一种清幽意境,一步一景,随着展陈内容的延伸变换,展开一次茶文化之旅。展览四个单元衔接自然又各具特色,既有古朴自然、古色古香、文韵浓厚,又有中西交融、现代时尚。同时,展厅中设置多个互动空间,观众可盘膝而坐,或交流体验、或对弈一盘棋、或品茶论道、或静观一段影片,极具包容性,使得无论何类年龄层、何种职业的人群,都能在此展中找到兴趣点。

为配合展览,进一步链接观众、增强互动体验,无锡博物院还举办了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研发主题文创。例如,策划“茶说”“茶境”“茶研”等系列活动,举办夜场茶会雅集,以文艺演出、茶艺演示、茶果品尝、茶盏绘画、水墨丹青等互动体验,让观众在欣赏展览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古典艺术表演,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此外,无锡博物院根据展览主题立意,提取文物元素,特别设计了多款文创产品,例如“竹炉生烟”茶饮套装、“紫器清茗”茶礼套装、“来试人间第二泉”紫砂茶具套装、“寄畅山水阴”书画套装系列、“寄畅园五十景图画屏”等20款文创产品,让观众在观展之余,把文物带回家,把展览带回家,把茶香带回家。

绵延百年的竹炉茶会,将江南士子汇集于此,围炉品茗、舒放性灵,引领一代饮茶风尚。如今的茶事活动正以一种百花齐放的形式进行重构,但无论如何变化,它依旧承载着那份优雅而从容,依旧满足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惠山风光依旧,欢迎来饮一杯!


本文刊载于《文化月刊》2023年1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