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正在建设中,敬请期待...

确定

在线微课|江南茶事美学——茶室荟(贰)

时间: 2022年12月28日 浏览次数:2137

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后,受到江南人文、景观影响,在短时间内陆续盖了数个茶室。其中,无锡惠山听松庵竹炉山房“竹炉文会”(竹茶炉文会与竹炉诗画卷)的影响最深。不仅茶舍名称取名“竹炉山房”,煮水茶炉亦模仿惠山“竹炉”制作;如玉泉山静明园的“竹炉山房”、香山静宜园的“竹炉精舍”,而且所有茶舍内“竹炉”是必备之器。在我们西负一展厅内的年度重磅展览《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中,大家可以亲眼一睹乾隆皇帝的竹茶炉以及其他茶具。

640 (2).png

根据清宫《活记档》《御制诗》记载,乾隆皇帝对于茶舍、茶器的安置陈设均有定规,一般华丽彩瓷或材质特殊的茶器大多不使用于茶室。茶室大多倚岩傍泉,开虚窗、俯流泉,三间或两间式的朴素建筑,松涛石籁,景色绝佳。茶室内放有竹茶炉,宜兴茶器与御制诗茶碗,茶叶罐、茶托、茶盘等主要茶器,而水盆、银勺、银漏子、银把圈、竹筷子、瓷缸等辅助茶器亦会随同。茶室内每每挂有其喜爱的书画作品,以便品茗时赏鉴。所有茶舍内还摆饰茶仙陆羽的造像。

640 (3).png

廖老师在讲座中归纳道:“南巡之行给乾隆帝的冲击不小,从清宫档案资料可以确实证明乾隆皇帝的茶舍品茶确与一般饮茶不同。”在廖老师《茶之道》的文中也总结了乾隆品茗不仅讲究茶品,还注重空间及整体环境;外在包括茶舍景观的经营,内在则为器物的陈设、气氛的营造等。茶舍是乾隆品茗的中心所在;他于各处茶舍品茗鉴画,与古人神交,并以诗文描述情境,由此所形成之特殊品茗艺术风格,在历代帝王中实属罕见。可谓是“只取悠闲不取奢”,成为后世文人雅客品茗的典范了。

640 (4).png

640 (5).png

廖宝秀,陶瓷、茶文化研究学者、策展人。台北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前研究员、顾问,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日本国立京都大学美学研究所共同研究员。策划了《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品茶之道——亚洲茶文化》《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等展览;另著有瓷器与茶文化研究专书《乾隆茶舍与茶器》《历代茶器与茶事》《釉色与纹饰——明代青花瓷》《芳茗远播——亚洲茶文化》《典雅富丽——故宫藏瓷》《茶韵茗事——故宫茶话》《华丽彩瓷——乾隆洋彩》《也可以清心——茶器‧茶事‧茶画》《故宫藏瓷大系——宣德之部上》《明代宣德官窑菁华特展图录》《宋代吃茶法与茶器之研究》《中华文物五千年集刊瓷器篇三——汝窑定窑》等十二册及论文九十余篇。

《茶室荟》课堂中茶道表演互动环节

640 (6).png

640 (7).png

温馨提示

为满足广大群众需求,无锡年度大展《来试人间第二泉——惠山茶会人文主题特展》延期展出至2023年2月19日,欢迎市民群众们参加本院各类活动。我们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扬文,立体展现茶文化精髓,把无锡的茶故事讲给世界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