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安葬纪念章
铜质。直径7.5厘米,厚0.5厘米,重大约159克。国家三级文物藏品。
孙中山安葬纪念章,亦称奉安纪念章,无锡博物院藏五枚。纪念章呈圆形,纪念章图案精美,正面为孙中山先生中年时期半身像,像面凸出,双目炯炯有神,庄严而祥和;背面为南京中山陵祭堂外景,中间匾额孙中山手书“天地正气”清晰可辨,对称两侧沿环,阴刻吴敬恒小篆二十一字,自右向左为“孙中山先生安葬纪念 中华民国十八年三月十二日”。底部外圆铸有“MEDALLICARTCO.N.Y”(美商公司名称)和制造编号。五枚纪念章背面的铭文、匾额、门楼门窗的纹饰等均一致,制造编号分别为503、4708、8044、9866、3170 ;其中一枚系紫铜鎏金,另一枚系紫铜,其余均为黄铜。孙中山安葬纪念章有别于其他一般的纪念章,没有别针,不能作佩戴之用。其中一枚黄铜的纪念章用蓝绫镶制的盒子盛装,蓝绫上印有国民党党徽,精致华美。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灵柩安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1929年南京中山陵建成后,拟定于当年3月12日将孙中山灵柩迎回南京,举行安葬大典,史称“奉安大典”。后因种种原因,孙中山先生安葬日改为6月1日,这是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当时除了出版特刊、拍摄专题片、制作相关新闻专题等,总理奉安委员会特委托驻美公使伍朝枢于1929年1月向美国纽约徽章美艺公司,定制了孙中山安葬纪念章发放给参加安葬纪念活动的人员。纪念章由美国著名雕刻家爱迪肯制模,一共铸造了两万枚。在隆重而盛大的安葬大典结束后,总理奉安委员会共向前来参加奉安大典的外国使节、友人、国内各省市的代表和工作人员发放了2000多枚,国民党副省级以上要员均获赠1枚。之后,总理奉安委员会和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联合编撰出版了《哀思录》,记载了纪念章的制作、颁发等相关事宜,谓:“应制总理奉安纪念章颁发给专使以为永久纪念”;另外详细记述了孙中山北上、病逝至移灵北京西山碧云寺暂厝的经过。
(谈 菁)